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天有猫了吗
第961章 党争·错过(第2页)
而如果皇帝非常在乎这方面的问题,并且愿意为此做出努力的话,那么,这派系问题,确实还有解决的可能,但也同样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来,这些派系形成的时间,还没有太长太长,没有形成那种根深蒂固的利益团体,那些人的结合还没有到牢不可破、想撕也撕不开的地步。如果时间一长,这种情况就几乎是必然会发生,到这种时候,想要解散……那几乎是痴人说梦,不如直接暴力打碎。
但是暴力打碎……李世民又几乎可以确定,到了那个时候,明朝说不好是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暴力的。
二来,就是皇帝非常非常在意。
天子的态度终归是大臣们的行为的风向标,如果皇帝明确表示了自己对某些行为的深切厌恶之情,且这种厌恶之情长长久久,那么,大臣们即便因为种种原因一时半会儿不能彻底和这样的行为割断关系,那也至少会努力默默淡化自己和这些行为的关系。
这样一来,时间一长,情况自然就会有所改善。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首先,第二个条件就出了问题。
皇帝——朱载坖确实非常在乎这方面的问题,并且愿意努力改善这些派系结党的情况,这没问题;可是他在位的时间太短了!
短到只有六年时间!
六年,六年虽然不至于说完全产生不了一点变化,那当然不是,肯定是有人渐渐淡化了自己派系的色彩,逐渐向着朱载坖希望的方向靠拢;但是那些顽固的、影响力更大的派系,那恐怕还是远远没有到逐渐解体的地步的。
第二个条件中,有一个点是什么?是皇帝对某种行为的厌恶之情“长长久久”——时间长度,同样是一个关键啊。
但是朱载坖死的太早了!
当然,如果说后继有人,继位之君继承了父辈的遗志和政治态度,继续表达了对这种行为大的深切厌恶,那也就还好——虽然中间可能有些中断,但至少总体上的倾向是不变的,那么,大臣们的整体上的改变也就不至于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