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天有猫了吗
第965章 毁坏·辽饷
李世民还是很认同最后那句总结的,明朝的情况摆在那里,朝廷的气数也就是那样了;想改?基本上,就是没有可能的;即便改了一部分,那也只会是非常少的一部分,既不能动摇那些最核心的利益,又不可能给百姓们带来绝对的好消息。
走到这个时间段的朝廷,其各方面的利益群体那真的是已经极度根深蒂固,和各种各样的明朝京中的官宦宗室、和各种各样的明朝的大地主们、和力量没那么强这一次可能就正中靶心的中小地主们……
这些利益,真的不是那么好动的;即便一时间真的动了,那想要让这样的政策、改革能够延续下去,那只能说——这比直接动手要难上许多。
开打一时爽,后续补救治理那就是要死要活的。
当然,这一条鞭法出现的种种弊病也确实是很神奇。
比如说,百姓们交税的流程得到了简化,好像是一件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好事儿;但是问题在于,官府之中竟然还是要按照旧例来记账!
这,这不就是说,百姓们交上赋税之后,官府收上来钱,然后还需要自己再对着那个又臭又长又复杂的老账本,自行把这些税收改为了原本的账本内容?这么复杂又冗长,给地方官府带来了额外的负担——这种负担,大部分人一定是不愿意的。
而且,这种账本的混乱,难道不会给这些地方官府增加他们动手脚的意愿,提供相应的便利性吗?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要把记账的方式也一并改了,那就会更加艰难——这不是习惯的问题,而是原本的账本中蕴藏着多少不能见人不能见光的东西的问题。
要是真的这些账本中蕴含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涉及到的人一定会尽全力阻止其被曝光;又一定会在发现可能曝光之后闹出来更多的动静,而这样的动荡,已经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明朝朝廷有没有能力应对,还真的难说。
总之,改革不是那么好改的,即便上面都全力支持,那也一样不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