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国本·就藩(第2页)

但是现在,现在……朱元璋突然觉得,要是张居正一直活着,也未尝没有好处。

如果张居正活得不要太久太久,至少不要比朱翊钧长,那么很多情况就不是不能操作。比如,让这什么见鬼的国本之争不要发生,同时,教育好皇孙,让大明未来能有一个比较正常——没错,朱元璋可以放低要求,不求明君,只求正常——的皇帝。

国本之争——国本之争!

立储问题摇摆不定,还不能够压制住朝臣做下决定,这难道是什么好事儿?

作为皇帝,岂能像是普通父亲一样因为偏爱某个儿子、像是普通丈夫一样因为偏爱某个妾侍就要选择某个儿子、某个妾侍的儿子作为继承人?!

这确实是皇后无子,所以妃嫔的儿子大多数没有太大区别——而既然没有太大区别,那就应该立长!至于说立贤……这个福王,他有什么“贤”的?他哪里“贤”了?

他要是真的“贤”,他就应该劝阻他的父亲,不要给自己这么多明显过分的封地和财富!

所以,这哪里贤了?

既然三子没有什么明显贤明过人的地方,长子又没有什么明显的严重的不能为帝的问题,那还纠结什么?还拉扯什么?老老实实立长子就行了!

作为皇帝,为了这件事情和大臣们拉拉扯扯,摇摆不定,立场不明……这是生怕大明不早点完蛋么?!要知道,这种立储的问题,极其容易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储位一日不定,皇帝的态度一日不明,皇子之间的情况一日不确立下来,那么,站队不同的情况;一旦站队不同,那么就必然会发展成不同的派系,再往深里走,那就是不同的党派,双方的敌意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严重,双方乃至多方之间也就越发不可能回归到原本的状态……

这样一来,朝廷会变成什么样子?

党争!

而党争的情况——有赵宋先例在前,还需要多说吗?

大明现在的情况,如何经得起一场激烈的党争?

而且,党争——也未必只是一场。

如果这个利益集团就此结合而成,如果接下来的皇帝没有那种过人的手段及心志,如果后续的情况处理不当……那么党争就只会延续下去,而不会只在某一个皇帝在位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