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矿税榷税·民怨沸腾(第2页)

 【实话实说,明朝开国时期定下的商税等税收制度确实不够合理,完全可以在天下稳定恢复之后提高一些商税——但那必须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而非是这样,由皇帝私下派遣太监,太监自己随意定下税收额度、自己决定谁应该交税、再自行把税运回到皇帝的内库之中……】

 【别说什么这些到了内库里面的钱最终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往朝廷和军中输了血,也别说什么这些钱到了国库里面也未必能有多少真的用到实处……这件事情最关键的根本不是这些,而是整个收税的过程极为混乱、没有规则、不走正道——多少百姓因此而深受其害,因此而家破人亡?】

 【苦一苦百姓,反正这些钱最后还是有用的?】

 【既然如此,那后来百姓们就让明朝看到了苦一苦百姓的结果,也算是顺理成章了。】

 刘启很有些无语:“就非得这么花钱吗?少花一点能怎么样……”

 作为也还是颇为节俭——当然,没有他爹那么节俭——的皇帝,刘启确实不能理解朱翊钧的所作所为,更不能理解他为了维持这样的花销而进行的这一系列的搞钱行为。

 至于吗?有那么多地方就非得花钱吗?少花一点能怎么样?不花这么多难道就不能享受了吗?

 作为皇帝,总能应该想到自己的这一系列行为能够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吧?

 皇帝花钱不花钱不关键,关键是为了花钱而搞出来的这种敛财手段——让太监私下、不走官方渠道地去向地方上的百姓们收缴税收,而且还不是朝廷官方的税收,而是皇帝自己搞出来的名目,税收的额度也不是官方的统一标准,而是太监们自己自行随意决定……

 当然,连交税的对象同样是太监们随意决定,说你符合交税标准你就符合,说你需要交税你就需要交税,说你要叫多少的税你就要交多少的税……

 这不是胡作非为,什么才是胡作非为?

 这不是胡搞乱搞,什么才是胡搞乱搞?

 这样的粗糙的、粗暴的捞钱手段……刘启是真的没想到,竟然是后来的皇帝的所作所为。他还以为,这么粗糙粗暴的手段,只会是那些小吏或者一些诸侯王那里才能出现的,皇帝就算要捞钱,也能够有更高明、更高端的捞钱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