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京观立碑·恐吓(第2页)
不然的话,如果不严重处置,有人看到了打算效仿怎么办?
当然,也有人模模糊糊意识到了什么。
虽然按照他们的认知,这种做法非常正常、非常正确、一点问题没有,但是从后续效果上来看,那大约是不太行的……事情本身做的没问题,筑成京观没有问题,立碑警示没有问题,只是偏偏效果就是不行!
这是后续大起义的前奏,是信号,那就是说,日后很快就会爆发更大规模的、接连不断的造反——京观和碑文的警示教化作用根本不够,效力不行!
或许就是因此,这上面才会这么评价,认为后续处理“起到了反作用”?
说不定反而推动了更多的人参与造反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可是如果不这么做,那该怎么做?京观也好,立碑也罢,已经是他们在寻常状态下能够使用的最激烈、最严重、最强势、最有震慑力的手段了。
不这么做,难道还真的去把人的头全都砍了,筑成人头塔,或者把人头悬挂在一个地方?
那也太血腥残暴了,而且肯定会被人指责批评乃至弹劾的。
所以,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有效震慑并且教化百姓,让他们不要再做这样的逆天之举呢?
【但是这有效果吗?当然有,普通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可怕景象,当然是会被吓得战战兢兢,恐惧不已,甚至夜不能寐,就怕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有哪一天也成了那京观中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对朝廷和官府的态度绝对不是正面的,只能是负面的,全然负面。】
【如果只是恐惧之情,那都算好的;说不定有很多人还会在恐惧之后渐渐产生恨意和敌意——因为这筑造成京观的,既有起义军的尸体,也有普通百姓的尸体!】
【赵彦没有做任何区分,根本没有打算区分。】
【但是普通百姓能不知道自己的家人亲朋到底有没有参与起义军吗?】
【如果说两方敌对,那么,战败的那一方在战后被立碑、被筑成京观,也算是师出有名;但是无辜被杀的普通百姓呢?——更不要说,虽然起义军绝对不能说是那等清清白白、绝对不冤杀一人的存在,可是明朝军队的军纪……大约也就是半斤八两,指不定这些被筑成京观的无辜百姓中,有相当多是被朝廷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