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迁民辽东
“臣与诸位掌管民政的大人商议多时,”徐天爵侧身,与身后的周显平、袁弘等人交换了个眼神,“提议从河南、山东等中原数省迁民,此几省近年有不少灾祸,但人口稠密,土地有限,难以供养。如此庞大的人口,与辽东正好可以互补。
而且中原百姓多习农耕,迁往辽东正合时宜。初步估算,需迁一百万至两百万民众,方能填补辽东人口缺口,支撑起开垦耕种、恢复生产之事。”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起了阵细微的骚动。有人低头私语,有人面露惊色——百万之民迁徙,可不是小事,粮草、安置、沿途调度,桩桩件件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徐天爵早料到会有震动,继续道:“为让百姓肯迁、能安,臣另有章程。凡迁往辽东的百姓,每户可开垦四十亩耕地,满三年,耕地便归其所有;前两年,朝廷提供种子、耕牛——每三户配一头耕牛,提供少量铁具,再供一年口粮,保他们熬过初到的艰难。”
他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周显平立刻出列附和:“陛下,徐大人所言极是。臣已算过,一年口粮按每户五口人计,每人每日一斤粮,百万百姓一年需米两百万石,户部粮仓尚可支撑。耕牛可从山东、河南官牛中调拨,种子则由工部屯田司统一筹备,皆有可行之法。”
“除此之外,”徐天爵又道,“新迁百姓可免两年赋税,第三年起只征半数,持续至第五年。如此,百姓有地种、有粮吃、无赋税之忧,自然肯去辽东扎根。待五年之后,辽东耕地成片,百姓富足,既能充实边防,又能为朝廷增赋税,实乃长远之计。”
他说着,目光恳切地望向朱由校:“陛下,辽东是大明的辽东,百姓是大明的百姓。迁民之举,看似劳师动众,实则是为保辽东不失、为大明固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