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整肃朝野(第2页)
"中立. . . . . ."光海君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指尖在玉带的玉扣上重重一磕,眼底的寒意又翻涌上来。他当年在明金之间持中立,是怕朝鲜卷入战火,可在明廷看来,这便是藩属国的"不忠"。
站在一旁的刑曹判书原本垂着眼,听到"弹劾"二字,身子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忙往前凑了半步,又觉不妥,停在原地嗫嚅道:"大王,那...那使臣此来,莫非是为了问责?若是他们在殿上提及与后金作战时,大王未遣援军之事,或是...或是追问朝鲜与后金的边境互市,咱们该如何应对?"他越说越急,额角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滑,滴在青灰色的袍襟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慌什么!"李尔瞻回头瞪了他一眼,可自己鬓角的汗珠也没干,"此刻自乱阵脚,才是真的糟了。"
话虽如此,他转身看向光海君时,语气里也带了几分难掩的焦灼,"只是. . . . . .明廷素来重宗藩礼仪,若使臣真在殿上发难,当着汉城百官的面斥责陛下,不光陛下颜面难存,我等身为辅臣,怕是也难辞其咎——毕竟当初力主中立的,是咱们大北派。"
郑仁弘刚直起的身子又微微佝偻下去,他抬手抹了把脸,花白的胡须颤得更厉害了:"臣早说过,明廷虽远,却是宗主国。当年李适叛乱,喊着'复大妃',不也借着'明廷若知陛下囚母,必不宽恕'的由头?如今若再因中立之事惹恼明使,南人、西人定会趁机煽风点火,说陛下'既不孝于大妃,又不忠于明廷',到那时. . . . . . 。”他没再说下去,只是重重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力。
"到那时怎样?"光海君猛地一拍御座扶手,玉圭再次弹起,这次却没撞翻器物,只在案上发出沉闷的响,"难不成要孤跪迎使臣,认下'不忠'的罪名?"他站起身,踱到殿中,靴底踩在金砖地上,每一步都像踩在众人的心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