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钧窑瓷器(第2页)

 这么想着,江颂宜突然灵机一动—— 

 她现在是暂时无法回京,但是庭州有从京城去外邦走商的商人啊! 

 他们带的东西肯定要比庭州当地好得多。 

 想到这里,江颂宜趁着天色还早,匆匆去了庭州当地的“客栈一条街”。 

 这条街两边都是客栈,专供来往的客商落脚。 

 江颂宜进了其中一家客栈,花了几文钱找店小二打听。 

 店小二收了赏钱,热情地为她引见昨日入住客栈的一队来自京城的大商队。 

 商队里的领头人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留着络腮胡,身材高大,看起来有点凶。 

 得知江颂宜来找他买官窑瓷器,他随手点了个仆从带她去客栈后院的仓房。 

 仓房里堆着用箱子和篾筐装着的货物,易碎的瓷器中间用稻草和干枯的杂草隔开,免得互相磕碰造成损坏。 

 仆从搬出两个箱子和篾筐打开,把里面的瓷器展示给江颂宜看。 

 看到里面装着全套的玫瑰紫钧窑瓷器,江颂宜眼睛一亮。 

 因为祖父江靖喜欢浓墨重彩的家用器皿,当初安阳侯府从日常用的杯盘碗碟茶杯茶壶,到花盆瓷枕,一应用产自钧窑的瓷器。 

 这些官窑烧出来的瓷器颜色多为玫瑰紫、海棠红、朱砂红、鸡血红。 

 其中又以红、紫为基础,熔融交辉,形如流云,灿若晚霞。 

 加上造型古朴端庄,器型规整,胎壁厚薄匀称,深受达官显贵青睐。 

 相应的,价格也不便宜。 

 江颂宜小心翼翼地将那套十八个杯盘碗碟的玫瑰紫瓷器一一拿出来检查,确定没有磕碰损坏后,又要了一套茶具和两个花瓶,外加一个瓷枕。 

 产自官窑的东西在京城就不便宜,走商的商人千里迢迢运到庭州,价格更是翻了几番。 

 这些东西江颂宜花了将近三百两银子。 

 付了钱,奴仆熟练地把瓷器打包好,装回篾筐:“小姐,您家在哪儿,我给您送上门去。” 

 江颂宜报出地址:“城南花雨巷江家,进了花雨巷走到尽头那座宅子就是了。” 

 奴仆应了一声,抱着篾筐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