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水至清则无鱼(第2页)

 男人一噎。 

 江颂宜差点没绷住笑起来,周围看热闹的人纷纷笑出声。 

 男人被沈卫落了面子,恶狠狠地剜了他一眼,扭头悻悻地走了。 

 沈卫朝招聘处看了一眼,见江颂宜正在跟应聘上的工人说话,招聘显然已经结束了。 

 他犹豫了一下,没有急着走,而是耐心等江颂宜叮嘱完工人注意事项,打发他们先回安置区,这才上前。 

 “江掌柜,除了种地的,贵府还招人做别的活儿吗?” 

 江颂宜想起沈卫昨天三言两语平息了一场冲突,以及他在灾民中的号召力,没有拒绝,反问道:“你都会做什么活儿?” 

 沈卫一听有希望,立刻道:“劈柴挑水,养马种地,记账算数,看家护院我都会。” 

 “识字?” 

 “识字。” 

 “会武功吗?” 

 “略懂一些拳脚功夫。” 

 江颂宜心里了然,这倒是个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 

 江颂宜花了一刻钟询问沈卫的籍贯年龄等信息。 

 沈卫有什么说什么,没有隐瞒。 

 他是从晟国东边的阳城青石镇来的。 

 沈卫的父亲年轻时从戎,是守卫皇城的禁卫军,但在一场储君之争的内乱中受伤,瘸了一条腿。 

 落下残疾的父亲无法继续待在军中,于是回到青石镇管辖下的沈家村种地。 

 沈卫崇拜父亲,从小就立志长大了要参军,也因此他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习武。 

 旱灾来临前,母亲生了一场大病,不治而亡。 

 父亲看清局势,毅然带着全村老小出走逃荒。 

 但在逃荒的第四个月,沈家村的人在路上跟另一支灾民队伍为争夺水源起了冲突,为了救一个孩子,父亲头部被对方的锄头击中,撑了两天撒手人寰。 

 临终前,沈父叮嘱沈卫,沈家村的村民是出于信任他们父子,才背井离乡跟着他们出走。 

 天大地大,总有一个能容纳沈家村村民的地方,哪怕出关,哪怕跋涉万里,也要尽他所能为村民们谋一条生路。 

 沈卫肩负起保护全村人的重担,跋涉了八个多月,终于来到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