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奇谭录自在飞花1

第368章 集思广益(第2页)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原本黯淡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仿佛在黑暗的深渊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于是,一场广泛的民间科技创意征集活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长安城内,大街小巷瞬间热闹起来,到处张贴着征集科技创意的告示。那告示上的字迹,仿佛带着神秘的魔力,引得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一位年轻的工匠,平日里就痴迷于研究各种新奇的器械,对机械构造有着独特的见解。看到告示后,他的眼中顿时闪过兴奋的光芒,心中犹如燃起了一团火。当下,他迫不及待地飞奔回家,翻箱倒柜,找出自己平日里精心绘制的设计图纸。那些图纸,凝聚着他无数个日夜的心血,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他对器械创新的热情。他仔细地整理着图纸,反复检查有无遗漏,而后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卷起,匆匆赶往征集地点。一路上,他步伐匆匆,心中满是期待,渴望自己的创意能够为军队科技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在偏远的山村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听闻了征集消息。他一生醉心于钻研机关术,虽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喧嚣,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天下的关怀。他深知军队科技改革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听闻此讯,毫不犹豫地决定出山。他不顾路途遥远,收拾好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一路上,他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将自己的所学贡献给国家,为大唐的军队科技改革添砖加瓦。

与此同时,大唐派出的使节们肩负着重大使命,纷纷奔赴周边各国。在与邻国的交流中,使节们秉持着大唐的礼仪与诚意,详细介绍了大唐军队科技改革的宏伟愿景,表达了希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诚挚心意。有些国家对大唐的提议表示热烈欢迎,双方迅速展开了友好的技术交流。

在与一个擅长冶铁技术的国家交流时,大唐使节们踏入了该国的冶铁工坊。工坊内,炉火熊熊,热浪扑面而来,工匠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工具,打造着一件件铁器。使节们的目光立刻被一种独特的淬火工艺所吸引,只见工匠将烧得通红的铁器迅速浸入特制的液体中,瞬间,水汽蒸腾,铁器发出“滋滋”的声响。经过这种淬火工艺处理后的铁器,质地更加坚韧。使节们深知这一工艺对于大唐武器制造的重要性,他们详细记录下工艺的每一个步骤,包括液体的成分、温度的控制、淬火的时间等等。同时,他们以大唐的名义,诚挚邀请该国的冶铁工匠前往长安,与大唐的科研人员共同探讨如何将这一工艺完美应用于武器制造,期望能让大唐的兵器更加锋利坚韧,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威力。

在另一个国家,使节们发现了一种利用风力驱动的军事器械。这器械造型独特,结构精巧,启动后,借助风力能发射出威力强大的投射物,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使节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虚心向该国的技术人员请教,详细了解其原理与构造。他们认真观察器械的每一个部件,记录下尺寸、材质和连接方式,学习如何巧妙地利用风力转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节们深知,这一发明或许能为大唐的军事科技带来新的突破,为大唐的军队增添一种全新的远程攻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