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指尖艺术(第2页)
罗灿的儿子也遇到了难题。他想做一个花瓶,可当他试图把陶土拉高时,花瓶的壁却越来越薄,最终破了一个洞。他懊恼地说:“怎么这么难呀。”罗浩在一旁鼓励道:“贤侄,别灰心。做陶艺需要耐心和技巧,多试几次就好。你看,先把陶土的底部捏厚一些,再慢慢往上拉,控制好力度。就像盖房子,地基得打牢。”罗灿的儿子听了,深吸一口气,重新开始。他仔细回忆着师傅的教导,先将陶土底部捏得厚实均匀,然后缓缓向上提拉,眼睛紧紧盯着陶土的变化。经过几次尝试,他终于做出了一个还算像样的花瓶,虽然没有师傅做的精致,但他眼中满是自豪。他还在花瓶表面刻上了一些简单的线条,仿佛是为花瓶穿上了一件有花纹的外衣。
大人们也纷纷投入到制作中。罗浩尝试做一个茶壶,可壶嘴和壶身的连接总是不太自然。他皱着眉头,反复调整,嘴里念叨着:“这连接处得处理好,不然就前功尽弃了。”他尝试了几种方法,先把壶嘴和壶身的接口处捏得粗糙一些,增加摩擦力,再用泥浆粘合,可效果还是不太理想。这时,师傅走过来,建议道:“你可以先把壶嘴和壶身连接的地方稍微挖深一点,然后再用泥浆填充,这样会更牢固,看起来也会自然一些。”罗浩按照师傅的建议操作,果然,壶嘴和壶身的连接变得自然多了。罗灿则专注于制作一个陶碗,他仔细地打磨着碗的边缘,力求做到光滑平整。他先用
粗砂纸初步打磨,去除表面的不平整,然后换上细砂纸,一点点地摩挲,直到碗的边缘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罗浩的妻子和罗灿的妻子也在一旁认真地塑造着自己的作品,时不时交流一下心得。罗浩的妻子做的是一个小摆件,她精心地为摆件塑造出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形状,还细心地雕琢出它的眼睛和嘴巴;罗灿的妻子则专注于制作一个盘子,她在盘子边缘设计了一些精美的花纹,用小工具一点点地刻画出来。
在制作过程中,状况百出。有人的陶土因为水分太多变得太软,难以成型;有人在塑形时用力过猛,导致作品变形。但大家都没有放弃,在师傅的指导和彼此的鼓励下,不断尝试。整个工坊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在失败与成功的交替中,感受着陶艺的魅力。罗浩的小女儿在第二次尝试做杯子时,陶土又开始不听话地变形,她着急地向旁边的罗灿的小女儿求助,罗灿的小女儿过来帮她调整了一下转盘的速度,两人一起努力,终于让杯子的形状稳定下来。罗灿的儿子在制作花瓶时,发现陶土有些干裂,罗浩赶紧递给他一些水,让他滋润一下陶土,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