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土豆勇者
第567章 “飞燕-1型”激光滑翔制导炸弹(第3页)
那是一个微小的、持续闪烁的不可见光斑,如同一个精准的死亡标记。
“激光已照射!目标锁定!”
林来生声音沉稳,但心脏却在胸腔里狂跳,成败在此一举。
“无线电接通。”通讯兵立刻将加密电台调整到预定频道。
“猎鹰,猎鹰。这里是地鼠,激光已点亮,目标区域确认。重复,激光已点亮,目标区域确认。请求投弹,完毕。”
苏门答腊岛上空,3000米高空处。
四架庞大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在漆黑的夜空中平稳飞行着。
机舱内,飞行员和投弹手紧盯着仪表盘和漆黑的舷窗外,神经紧绷。
下方的大地一片漆黑,只有巨港炼油厂区域有零星微弱的灯火,根本无法分辨具体目标。
“猎鹰收到!信号清晰!激光已捕捉!完毕!”长机投弹手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
“老天……这玩意儿真能行吗?”副驾驶忍不住询问。 他们之前执行过无数次夜间轰炸任务,命中率全靠运气和地毯式覆盖。
而这套地面激光指引,加上飞机空投滑翔制导炸弹的组合,即使在南洋国内,也只进行了几次实验投放,就因为战事紧急,被拉上了真实战场。
实战中,能不能成,能不能真的炸死田边盛武,谁也不知道。
“各机注意,进入投弹航线,高度3000,速度保持。打开弹舱,准备投掷‘飞燕’。”长机机长果断下令。
四架b-29巨大的弹舱门缓缓打开,冰冷的气流涌入机舱。
挂在特制挂架上的炸弹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它们不同于普通的航空炸弹,弹体更加修长,加装了流线型的滑翔套件,头部有一个透明的整流罩,隐约可见内部精密的硅光电二极管导引头。
这就是南洋秘密武器——“飞燕-1型”激光滑翔制导炸弹,单枚重量超过2000磅(约90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