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大佬抽烟我点火(8.3加更)(第3页)

“感谢你,张,还有南洋的战士们。”罗大统领再次开口,将话题拉回正轨。

他再次感谢了南洋同意派出远征军,张弛也恰到好处地回顾了双方深厚的“友谊”,从勃固收容远征军残部到安民军的建立,言语真诚,姿态谦逊得体。

此时,由于战略上的分歧,白鹰的海军和陆军实际上是在各自为战,麦大帅为了找回面子,坚持要进攻马尼拉,肃清所有残留的鬼子。

而海军则干脆将目光放在了硫磺岛上,准备在19日登陆硫磺岛,并占领该岛获得一个可以起飞B-29轰炸鬼子本土的机场和前进基地。

尽管张弛再次强调,要到3月南洋远征军才能做好准备北上,但罗大统领眼中依旧闪过一丝欣慰。

他很欣赏张弛这种不忘旧情、姿态得体的态度,这比某些盟友的斤斤计较和反复无常强太多了。

他吸了口烟,目光转向壁炉中跳跃的火焰,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张弛心知肚明,罗大统领内心此刻正经历着激烈的挣扎。话题即将转向远东的核心——如何尽快解决鬼子。

去民国走了一遭的马歇尔在五角大楼发表了一份报告。这份包含的内容张弛通过内部渠道也有所耳闻。

他对白党和国军的评价是“短期内指望不上”。

罗大统领自己也直摇头,按照他设想的战后国际秩序,民国或者说大夏将是东亚的定海神针,根据他力推的大国协商一致原则,大夏也显然是这‘大国’里的一份子。

然而他都这么努力的想要拉白党上桌吃饭了,奈何人家不争气啊。

俗话说得好,军事打不赢,一切等于零。

根据马歇尔的报告,民国要整军备战到有北上反攻的能力,至少拖到46年,这显然违背了罗大统领“尽快结束战争、全力投入战后重建”的战略构想。

那么,剩下的选项是什么?

(雅尔塔开会内容会多写一些,本书接下来会按照历史文写法,多交代下当时的大国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