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土豆勇者
第590章 次世代小口径子弹、火炮标准化(第3页)
“另外,你们厂还要启动9x19mm帕拉贝鲁姆弹药的国产化研发,同步研发使用该弹药的新型冲锋枪和自卫手枪。不过,优先级低于步枪弹和通用机枪项目,稳步推进即可。”
张弛深知冲锋枪在正规战中的地位会逐渐被突击步枪取代,但在特种作战、巷战和警用领域仍有价值,因此对于新冲锋枪项目,他的期待不高,能运用上新的工程塑料材料,取代旧有的笨重的汤姆逊冲锋枪就行。
步兵武器只是开胃菜,军工生产真正的重心还是火炮。
“身管火炮体系,彻底标准化。只保留并全力生产,75mm(轻型支援/反坦克)、105mm(师/旅级主力榴弹炮)、155mm(军级重炮) 三个核心口径。口径统一,后勤才能简化,训练才能高效。”
张弛一锤定音,“那些缴获的乱七八糟的约翰25磅炮(87.6mm)、鬼子75mm野炮、鬼子105mm野炮……配套的弹药生产线全部停掉。成品和库存弹药,能卖就卖,不能卖的回炉,腾出产能和资源给我们的标准口径。”
南洋进口来了全套的高卢施耐德厂的造炮设备和炮钢配方,然而吃透还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其实军工厂目前能够顺利投产的,还是105mm这个级别的火炮。
至于155级别的加农火炮,其膛压更大,对炮管的强度需求更高,军工厂自己都还在攻坚,因此张弛也就没有好高骛远的再定155mm级别以上的火炮标准口径。
“迫击炮体系同样简化:60mm(排级)、81mm(连/营级)、120mm(营/团级),就这三个级别。鬼子的掷弹筒(50mm)、以及那些非标准的迫击炮,一律处理掉。”
正规化、标准化、后勤统一化,这就是张弛给南洋的军工体系,订立的接下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