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希纳冰架探行记(第3页)
第四章:抉择与回响
“雪龙三号”以最大航速驶离了普里兹湾边缘,冰冷的海水在船尾激起巨大的浪花。李旭扬站在舰桥,望着逐渐缩小的冰架轮廓,心中五味杂陈。
“昆仑”号至今没有消息,那批来自外星文明的坐标数据,以及他们留下的警告,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总指挥,指挥中心回电了。”通讯官将一份加密文件传输到李旭扬的终端,“他们要求我们在安全区域待命,同时……密切关注冰架前缘的动态。”
李旭扬打开文件,里面除了国内的指示,还有一张卫星云图。图上显示,南极冰盖在过去24小时内,确实出现了一些异常的能量波动点,其中最大的一个,就在“极光裂隙”区域。
“能量波动的频率和强度,与我们接收到的信号有什么关联?”李旭扬问王玥。
王玥正在整合所有数据,闻言立刻调出对比图表:“初步分析,能量波动的周期和我们接收到的外星信号频率高度吻合!而且,波动的范围正在扩大,覆盖了整个‘极光裂隙’区域!”
“也就是说,‘薄膜’的反应,可能引发了冰架的不稳定?”李旭扬眉头紧锁。
“很有可能。”王玥点头,“外星文明说‘冰盖稳定性下降速率超过安全阈值’,现在看来,他们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
李旭扬沉默了。他想起了那些深海生物,那些神秘的“薄膜”,以及那个来自十万年前的“星际旅客”。他们究竟是守护者,还是某种更高级的“实验者”?他们留下的坐标,是希望人类去帮助他们,还是另有图谋?
“张磊他们……”李旭扬低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通讯官摇了摇头:“还没有任何信号。我们已经扩大了搜救范围,但南极海域环境复杂,希望渺茫。”
李旭扬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作为总指挥,他不能沉溺于悲伤。现在最重要的是完成科考任务,同时确保“雪龙三号”上所有人的安全。
“将‘昆仑’号的坐标数据和外星信号分析报告,整理成最终报告,立即发送给指挥中心。”李旭扬命令道,“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冰架崩塌或其他地质灾害。”
“是!”
接下来的几天,“雪龙三号”在远离“极光裂隙”的海域待命。冰架前缘的能量波动越来越频繁,有时甚至能在冰面上看到微弱的蓝色闪光。科考队员们都沉默地工作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
李旭扬则将自己关在研究室,反复研究着那些外星信号和坐标数据。他试图从那些断断续续的文字中找到更多的线索。
“……地……球……是……实……验……场……”
“……文……明……爆……炸……周……期……”
“……防……御……能……力……是……生……存……基……石……”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让李旭扬越来越不安。外星文明似乎在暗示,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能会带来某种灾难,而他们留下的“科技知识”,或许是为了帮助人类度过某个“周期”。
“总指挥,指挥中心有新的指示。”通讯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旭扬回到舰桥,看到指挥中心发来的消息:“根据卫星监测和数据分析,南极冰架前缘‘极光裂隙’区域可能在48小时内发生大规模崩塌。建议科考队立即撤离至安全海域。同时,国家层面将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撤离?李旭扬看着窗外依旧平静的冰原,心中却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不能走!如果冰架崩塌,不仅会威胁到全球海平面,更重要的是,那片隐藏着外星文明秘密的区域,可能会永远消失!
“报告总指挥,我们收到了‘昆仑’号最后的信号!”通讯官突然喊道,声音带着激动,“是在2小时前,由附近的一个国际科考站转发的!”
李旭扬立刻冲到主控台前。屏幕上出现了一段模糊的视频,是张磊的声音:
“……指……挥……官……我……们……安……全……了……坐……标……数……据……已……成……功……发……送……他……们……接……受……了……我……们……的……意……图……冰……架……不……稳……定……是……自……然……周……期……他……们……会……保……护……地……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视频突然中断,只剩下雪花。
“张磊!张磊!”李旭扬大喊,但回应他的只有冰冷的电流声。
指挥中心的消息再次传来:“‘昆仑’号信号源已定位,在冰架下方2000米处,似乎被某种能量场包裹。科考队,你部任务已完成,立即撤离!”
李旭扬看着屏幕上的坐标,又看了看窗外那片即将“苏醒”的冰原。他知道,张磊他们可能为了保护这些秘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他,作为总指挥,不能辜负这份牺牲。
“‘雪龙三号’,改变航向,前往‘昆仑’号信号源附近海域。”李旭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要找到他们,或者……至少要知道他们的下落。”
“总指挥,这太危险了!”大副急忙劝阻,“冰架随时可能崩塌!”
“我们不能丢下他们。”李旭扬的语气不容置疑,“这是命令!”
舰桥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着李旭扬坚毅的背影。
几个小时后,“雪龙三号”抵达了预定海域。这里的冰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巨大的冰脊此起彼伏,仿佛一头即将苏醒的巨兽。
突然,冰架深处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整个“雪龙三号”剧烈摇晃起来。
“冰架崩塌开始了!”了望手惊恐地大喊。
巨大的冰舌从冰架前缘断裂,如同万马奔腾般冲向大海,激起数十米高的巨浪。天空中的极光被这狂暴的景象映照得更加诡异。
“快!全速前进!离开这片区域!”大副嘶吼着下令。
“雪龙三号”艰难地在汹涌的海水中转向,但就在这时,一道蓝色的光束从冰架下方射出,直冲天际,与绚烂的极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在那道光束中,李旭扬仿佛看到了无数光影在闪烁,像是某种信息的传递。
“他们……还在。”李旭扬喃喃道,尽管他知道这可能只是自己的幻觉。
“东方红三十号”终于冲出了危险区域,在海面上继续艰韧地前进。
李旭扬站在舷窗前,看着那片逐渐平静下来的冰原,心中百感交集。
外星文明的秘密被暂时掩盖,但人类与他们的第一次接触,已经在历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李旭扬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的未来,南极冰架的命运,以及那批失踪的科考队员,都交织在了一起,等待着被书写。
冰架下的低语已经消散,但它所带来的回响,将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久久回荡。而李旭扬,这位中国南极科考队的总指挥,将带着这份经历,继续前行,探索未知,守护地球,也守护着人类与宇宙对话的可能。在遥远的未来,当人类回望这段历史,或许会发现,正是这片冰封的大陆,在最绝望的时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星辰大海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