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双宁营改编(第2页)
其他人彻底没了声音,唯独孙登云大着胆子问道:“那邢克,杨三郎这样的人能不能留下几个,他们在河东军混不下去,一心想着加入双宁营。他们两个和我们兄弟一起出生入死,我实在不忍将他们甩掉。”
孔盛东笑着答道:“这个我已经做了安排,邢克和杨三郎到双宁营棚村小队去当领队,校官身份,一个当队正,一个当队副,行吗?这队人马有两百人,够他们管了吧?真遇到什么需要人手的时候,棚村能调集的人马最多,都算在他们麾下,这队人平时还有你们几个管。”
几人听完,再没有其他意见,高高兴兴一起出了门。
看着他们几个远去,穆有粱说道:“孔兄,云宣营的事真按照你的想法实现了,经历了大半年的辛苦作战,这些孩子真的在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
孔盛东心里也高兴,他不由想起孔聪在外面吹牛时说的话:我不行,可是我冯虎哥行,冯虎哥不行还有冯英大哥,冯英大哥不行还有穆风哥,实在不行登云舅舅来了谁都不行。
半个月后,双宁营通告全营上下,双宁营西隘口小队队正毛杰、队副杜洪;棚村小队队正邢克、队副杨三郎,其余三队队正、队副分别为:李林、李森;冯满、崔亮;穆风、孔聪,最后最为精锐的一支大多由善堂子弟组成的小队队正、队副为冯英、孙登云,他们二人同时统管全营军兵。李任担任操练使,张风青、李知行为参军,孔、穆二人为正副军使。冯虎和朱胜之子朱博威被派到太原府帮张风青的忙。而实际上,在太原府,张风青和董界经过多年网罗人才,也拥有了一支战力不俗的小队人马,数量有五十余人,只是碍于在太原府不能太过招摇,才不敢以双宁营的旗号示人。
经过这次改编,孔盛东和穆有粱都认为十分有效地解决了双宁营和云宣营的问题,而且顺理成章地将双宁营交到了孙登云和冯英等人的手里,实现了两代人直接的交接。此后,孔盛东甚至连云盛堂的日常事务也交给了冯英、冯满、孙登云,他自己和李知行、穆有粱只是从旁指导。除了一些重大决策,几乎不过问各分号的生意详情,各分号的掌柜有事可以直接报告冯英、孙登云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