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7章 尸易无限(52)(第3页)

 吴贤回头看了一眼右边的通道,又看了看身后的队员——小李受了伤,还有几个队员的弹药也快用完了,硬拼肯定不行。他咬了咬牙,从背包里掏出仅剩的炸药:“王勇,你带队员们从水墓道走,去洛河岸边的联络点,找根据地的人来支援。我和沈先生留下来,挡住他们!”

 “不行!你一个人怎么挡得住?”王勇急了,“要留一起留,要走一起走!”

 “没时间争了!”吴贤把炸药塞到王勇手里,“这是咱们最后的机会,要是所有人都被困在这里,谁去阻止鬼子挖古墓?谁去保护那些文物?”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沈文儒身上,“沈先生,你跟他们走,你知道洛阳古墓群的情况,能帮上更多忙。”

 沈文儒摇摇头,从怀里掏出那把青铜匕首,塞进吴贤手里:“这把开墓匙能打开古墓里的所有机关,你比我更需要它。我留下来帮你,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

 吴贤看着沈文儒坚定的眼神,心里一阵感动。他不再多说,把炸药的导火索接好,放在岔路口的岩壁下:“王勇,你们快走!我点燃炸药后,会跟沈先生从水墓道追上来!”

 王勇知道再争下去也没用,只能带着队员们,扶着小李,快速钻进左边的水墓道。吴贤和沈文儒则躲在岔路口的岩壁后,等着刘三和日军士兵过来。

 很快,刘三就带着十几个日军士兵,举着枪,小心翼翼地从右边的通道走出来。“人呢?怎么不见了?”刘三皱着眉头,四处张望。

 吴贤趁机点燃导火索,导火索“滋滋”地燃烧着,发出微弱的声响。刘三听到声音,脸色一变:“不好,是炸药!快躲起来!”

 日军士兵们纷纷四处逃窜,可已经晚了。“轰隆”一声巨响,炸药爆炸,岔路口的岩壁瞬间坍塌,堵住了右边的通道,也把刘三和几个日军士兵困在了岔路口。

 “吴贤!你这个混蛋!”刘三在坍塌的岩壁后大喊,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绝望。

 吴贤和沈文儒趁机钻进左边的水墓道,朝着地下河的方向跑去。水墓道里的水流声越来越响,空气也变得湿润起来。跑了约莫十分钟,前方突然出现一片光亮——是地下河!

 地下河的河水呈墨绿色,水流湍急,河面上漂浮着一些枯枝败叶。吴贤和沈文儒跑到河边,正想找个能渡河的东西,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哗啦”的声响——是刘三!他竟然从坍塌的岩壁后钻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手枪,正对着他们。

 “我看你们这次往哪儿跑!”刘三冷笑着,手指扣动了扳机。

 “小心!”吴贤一把推开沈文儒,子弹擦着他的胳膊飞过,打在河边的石头上,溅起火花。沈文儒趁机捡起一块石头,朝着刘三砸去。刘三赶紧躲避,石头砸在他的肩膀上,他疼得龇牙咧嘴,手枪也掉在了地上。

 吴贤趁机冲上去,举起洛阳铲,朝着刘三的胸口砸去。刘三赶紧用胳膊抵挡,“咔嚓”一声,他的胳膊被砸断,发出一阵凄厉的惨叫。吴贤没有停手,洛阳铲再次落下,砸在刘三的头上。刘三的身体晃了晃,倒在地上,再也没有了动静。

 “终于为我徒弟报仇了。”吴贤看着刘三的尸体,心里一阵轻松,却也有些感慨——他和刘三曾经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弟,如今却落得这样的下场,都是因为刘三的贪念和背叛。

 沈文儒走到吴贤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多想了,咱们快过河,去找王勇他们。”

 两人在河边找了一根粗壮的树干,当作木筏,慢慢划向河对岸。地下河的水流很湍急,木筏在河里摇摇晃晃,好几次都差点翻掉。他们划了约莫半个小时,终于到达了河对岸。

 刚上岸,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是王勇他们!吴贤和沈文儒赶紧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很快就看到了王勇和队员们,他们正坐在河边的草地上休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先生,沈先生,你们没事吧?”王勇看到他们,赶紧跑过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吴贤摇摇头:“没事,刘三已经被我解决了。咱们快走吧,去联络点找根据地的人,然后回来阻止鬼子挖古墓。”

 众人点点头,收拾好东西,朝着联络点的方向走去。联络点在洛河岸边的一个小渔村里,村里的渔民大多是抗日根据地的联络员,负责传递情报和接应游击队员。

 到了渔村,联络员老周早就等着他们了。“你们可算来了!”老周赶紧把他们迎进屋里,端来热水和干粮,“根据地的大部队明天一早就到,司令员让我告诉你们,先在村里歇着,等大部队到了,一起去洛阳古墓群,把鬼子赶出去。”

 众人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吴贤坐在屋里的土炕上,看着窗外的洛河,心里却依旧不踏实——日军虽然暂时被挡住了,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已经在洛阳古墓群里布置了更多的兵力和武器。

 第二天一早,根据地的大部队果然到了。司令员亲自带队,带来了一百多个士兵,还有几门迫击炮和重机枪。众人在村里的打谷场上集合,司令员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道:“同志们,日军想要抢夺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文物,还想把洛阳古墓群当成他们的军火库,咱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今天,咱们就去洛阳古墓群,把鬼子赶出去,保护好咱们的文物,保护好咱们的土地!”

 “把鬼子赶出去!保护文物!保护土地!”众人齐声喊道,声音震耳欲聋。

 随后,大部队朝着洛阳古墓群出发。吴贤和沈文儒走在队伍的前面,负责带路和提醒众人注意古墓里的机关。沈文儒还把《裕王墓营建录》里的内容,告诉了司令员和其他军官,让他们了解洛阳古墓群的结构和布局,以便更好地制定作战计划。

 快到洛阳古墓群时,司令员下令:“所有人放慢脚步,小心鬼子的埋伏。吴先生,沈先生,你们先去前面探探路,看看鬼子的兵力分布情况。”

 吴贤和沈文儒点点头,带着两个侦察兵,悄悄摸向洛阳古墓群。古墓群里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看不到一个日军士兵的身影。

 “不对劲,太安静了。”吴贤皱着眉头,“鬼子肯定在里面设了埋伏,咱们得小心。”

 沈文儒也觉得奇怪:“昨天咱们走的时候,鬼子还在古墓群里,怎么今天就不见了?难道他们撤兵了?”

 就在这时,一个侦察兵突然喊道:“吴先生,沈先生,你们快来看!”

 吴贤和沈文儒赶紧跑过去,只见侦察兵指着一座唐代古墓的墓门——墓门大开着,里面黑漆漆的,隐约能看到一些人影在晃动。而且,墓门周围的地面上,散落着很多日军的军靴和武器,显然发生过战斗。

 “难道有其他的抗日队伍来过?”沈文儒疑惑地说。

 吴贤摇了摇头:“不像,这些武器和军靴看起来很新,而且散落得很整齐,不像是战斗后留下的。更像是……鬼子故意放在这里的,引咱们进去。”

 他刚说完,就听到古墓里传来一阵“滴答”的声响,像是水滴落在地上的声音。可仔细一听,又觉得不对劲——那声音很有规律,更像是……炸弹的倒计时声!

 “不好,是炸弹!鬼子在古墓里放了炸弹,想把咱们都炸死在这里!”吴贤大喊着,拉着沈文儒和侦察兵,赶紧往后退。

 可已经晚了。“轰隆”一声巨响,那座唐代古墓突然爆炸,墓顶的石块和泥土纷纷落下,形成一片巨大的烟尘。紧接着,古墓群里的其他古墓也相继爆炸,整个古墓群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

 “咳咳……”吴贤被烟尘呛得咳嗽不止,他抬起头,看着眼前的火海,心里一阵心疼——那些珍贵的古墓和文物,就这样被鬼子毁了。

 司令员带着大部队赶了过来,看到眼前的景象,也愣住了。“鬼子……竟然把古墓群炸了……”司令员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惋惜。

 沈文儒看着火海,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这些都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这样没了……”

 吴贤握紧拳头,眼神坚定:“不,还没有完全没了。洛阳古墓群很大,鬼子炸的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古墓没有被破坏。而且,只要咱们还在,就一定能把鬼子赶出去,保护好剩下的文物!”

 司令员点点头,擦了擦脸上的烟尘:“吴先生说得对!咱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打倒!现在,咱们兵分三路,一路去灭火,抢救还能保住的文物;一路去追击鬼子,不让他们再破坏其他的古墓;还有一路,去洛阳城里,打听鬼子的下一步计划,防止他们再搞破坏!”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吴贤和沈文儒被分到了灭火和抢救文物的队伍里。他们拿着水桶和铁锹,冲进火海,小心翼翼地扑灭古墓上的火焰,抢救那些还没被完全烧毁的文物。

 火海里温度很高,烤得人皮肤发疼,而且随时都有古墓坍塌的危险。可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拼尽全力,想要保住这些珍贵的文物。吴贤在一座宋代古墓里,发现了一个还没被烧毁的青瓷花瓶,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抱出来,交给身后的队员,又转身冲进另一座古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文儒则在一座元代古墓里,发现了一卷残缺的古籍,上面记载着很多关于洛阳古墓群的历史和文物信息。他赶紧把古籍收好,生怕被火焰烧毁。

 就在众人忙着灭火和抢救文物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枪声——是追击鬼子的队伍和日军交火了!司令员立刻下令:“灭火的队伍留下一部分人继续抢救文物,其他人跟我去支援追击队伍!”

 吴贤和沈文儒也想跟着去,却被司令员拦住了:“你们留下,继续抢救文物。这些文物很重要,不能再被破坏了。追击鬼子的事,交给我们就行。”

 吴贤和沈文儒只好留下,继续在火海里抢救文物。他们不知道,追击队伍遇到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日军士兵,还有日军从东北调来的“特种部队”,这些士兵个个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追击队伍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而且,日军的指挥官还制定了一个更恶毒的计划——他们要在洛阳城里投放毒气弹,不仅要消灭抗日根据地的力量,还要毁掉洛阳城里的所有文物,让中国失去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

 当吴贤和沈文儒终于把火扑灭,抢救出大部分还能保住的文物时,追击队伍的一个士兵浑身是血地跑了回来,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司令员……司令员他们被鬼子的特种部队包围了,而且……而且鬼子要在洛阳城里投放毒气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