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7章 尸易无限(142)(第2页)

林野把信递给张科长,大家都惊呆了。李教授看着信,激动地说:“越族的天文历法和医术在古代非常先进,如果能找到这些秘籍,对研究古代科学文化有重大意义!”张科长看着林野:“林先生,你愿意跟我们一起寻找这些秘籍吗?”

林野想起爷爷临终前的眼神,想起这一路上的经历,笑着点点头:“我愿意。”阿凯在旁边兴奋地跳起来:“林哥,咱们又有新冒险了!”

当天晚上,考古队在天游峰的悬棺前搭起了帐篷,准备等月圆之夜跳越族祭祀舞。林野拿着丝绢上的图谱,跟着文物局的舞蹈专家学习祭祀舞。图谱上的动作很复杂,有不少模仿鸟兽的姿势,林野学得很认真,阿凯在旁边跟着瞎比划,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月光渐渐升高,照在悬棺上,泛着银白色的光。林野深吸一口气,按照图谱上的动作,缓缓跳起祭祀舞。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舒展,像是真的和古代的越族人产生了共鸣。就在他跳完最后一个动作时,悬棺突然发出“嗡”的一声,悬崖周围的石头开始震动,远处传来“嗷”的一声长啸,像是某种神兽的叫声。

大家都惊呆了,看着悬崖武夷山的“玉女峰”方向。李教授激动地说:“这就是守护神兽的指引!秘籍肯定在玉女峰!”

林野看着绿光,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冒险在等着他们——玉女峰下,越族的天文历法和医术秘籍,还有那些未知的秘密,都在等着他们去发现。而他,也将带着爷爷的心愿,带着对古代文化的敬畏,继续走下去,让更多的历史宝藏重见天日。

绿光在夜空中停留了约莫三分钟,才缓缓消散在玉女峰的方向。林野收回目光时,手心还残留着跳舞时攥紧的汗意——方才起舞时,他总觉得有股莫名的力量在牵引着动作,仿佛石壁上的悬棺在静静注视,连风穿过峡谷的声音都变得格外柔和。

“得赶紧准备,明天一早就去玉女峰。”张科长收起相机,把拍下的绿光轨迹照片传给考古队总部,“刚才总部回消息,说玉女峰西侧有片从未开发过的古林,里面可能藏着越族遗迹,但那片林子地形复杂,还有不少沼泽,得请当地向导带路。”

阿凯凑过来,指着手机里的地图:“林哥,你看,玉女峰离咱们现在的位置有十公里,走路得三个小时,要是走小路的话,能近一半,但小路旁边就是悬崖,听说之前有游客迷路掉下去过。”

林野没接话,从背包里翻出爷爷的日记,翻到最后几页——那里画着一张潦草的地图,标注着“玉女峰下,水映石开”。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咱们不用走大路,也不用走游客说的小路,爷爷日记里标了条‘越族古道’,从这里顺着溪流走,能直接到古林入口,而且路上没有悬崖。”

李教授凑过来看了看日记,眼睛一亮:“这地图上的溪流走向,和咱们之前卫星图上看到的一模一样!越族古道应该是当年越族人进出古林的通道,说不定还能找到他们留下的标记。”

当晚,考古队就在悬棺附近搭了帐篷。林野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拿出那封越族族长的信,借着帐篷里的应急灯再看——信的末尾还有一行小字,之前没注意到:“古林入口,需以‘龙珠’为引,方可见路。”他心里一紧,赶紧摸出那颗从云栖寺铜匣里取出的龙嘴珠子,珠子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光,和信上的朱砂字迹莫名呼应。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考古队就收拾好装备出发了。当地向导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姓王,世代住在武夷山脚下,对山里的路熟得很:“古林那地方邪乎得很,进去的人很少有能完整出来的,里面的树长得比房子还高,太阳都照不进去,而且沼泽地里的泥能把人整个吞下去,你们可得跟紧我。”

林野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爷爷的地图,顺着溪流往古林走。溪流的水很清,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偶尔有小鱼游过,泛起一圈圈涟漪。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前面的树木突然变得茂密起来,阳光被树叶挡住,只剩下零星的光斑落在地上——古林到了。

古林入口处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刻着和悬棺上相似的花纹,只是花纹中间有个圆形的凹槽,正好能放下龙珠。林野掏出龙珠,轻轻放进凹槽里,刚放进去,石头就“轰隆”一声,缓缓向一侧移开,露出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里泛着淡淡的绿光,和之前在悬棺前看到的绿光一样。

“这就是越族古道!”李教授激动地说,赶紧拿出相机拍照。大家顺着通道往里走,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刻着很多图案,有越族人耕种、狩猎、祭祀的场景,还有一些星星和月亮的图案——这应该就是越族的天文历法!

走了大概二十分钟,通道突然变宽,眼前出现一个圆形的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方形的石盒,石盒上刻着越族的图腾。林野刚想靠近石台,就听见广场四周传来“咔嚓”的声音,他赶紧拉住身边的王向导,往旁边一躲,只见刚才他们站的地方突然升起一排尖刺,扎在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又是机关!”阿凯吓得脸都白了,紧紧抓着林野的胳膊。林野盯着石台,发现广场地面上有很多细小的线条,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星图,而石盒正好在星图的中心——“北极星”的位置。他想起爷爷日记里写的:“星随斗转,步随星移。”

林野深吸一口气,按照星图上的星星位置慢慢走,每走一步,地面上的线条就亮一下,像是在指引方向。走了大概三十步,终于到了石台边,他小心地打开石盒,里面放着两本用兽皮做封面的书,还有一个青铜罗盘,和他怀里的青铜罗盘一模一样!

“这就是越族的天文历法和医术秘籍!”李教授激动得手都抖了,赶紧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把书拿出来。秘籍的纸张已经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有很多关于星星运行规律的记载,还有一些草药的图谱,旁边标注着治疗疾病的方法。

就在大家围着秘籍欢呼的时候,广场突然开始震动,地面上的线条渐渐变暗。王向导脸色一变:“不好!这地方要塌了!咱们赶紧出去!”大家赶紧收拾好秘籍和石盒,顺着通道往回跑,刚跑出通道,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广场和通道都被泥土掩埋了。

“好险!”阿凯拍着胸口,大口喘着气。林野看着被掩埋的通道,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把秘籍拿出来了,不然就永远埋在地下了。

当天下午,大家回到市文物局,专家们看到秘籍,都激动得不行。经过专家解读,越族的天文历法比同时期的中原历法还要先进,他们已经能准确预测日食和月食,还能根据星星的位置判断季节和气候;而医术秘籍里记载的草药,有很多现在已经失传了,对研究古代医学有重大意义。

“林先生,这次真是太感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们根本找不到这些秘籍。”张科长握着林野的手,“根据秘籍里的记载,越族还有一个‘祭祀坛’,里面藏着他们的‘镇族之宝’——越族青铜鼎,据说青铜鼎上刻着整个越族的历史,咱们要不要一起去找找?”

林野想起爷爷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越族文化,代代相传,需有缘人守护。”他笑着点点头:“我愿意。”阿凯在旁边兴奋地跳起来:“林哥,咱们又有新冒险了!这次一定要找到青铜鼎!”

第二天一早,考古队就出发了,根据秘籍里的记载,越族祭祀坛在武夷山的“天心永乐禅寺”附近。天心永乐禅寺是武夷山着名的寺庙,寺里的僧人对山里的情况很熟悉,他们听说考古队要找越族祭祀坛,都很乐意帮忙。

寺里的住持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和尚,法号“了尘”,他递给林野一张泛黄的地图:“这是寺庙流传下来的古地图,上面标注着‘越族坛’的位置,就在寺后的‘九龙窠’里,那里有九条山脊,像九条龙,祭祀坛就在九龙的中心。”

大家跟着了尘住持往九龙窠走,九龙窠的景色很美,到处都是茶树,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走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到了九龙窠的中心,那里有一个圆形的石台,石台上刻着越族的图腾,和之前在云栖寺、悬棺看到的图腾一模一样。

林野掏出龙珠,放在石台中央的凹槽里,刚放进去,石台就“轰隆”一声,缓缓向一侧移开,露出一个方形的地窖,地窖里放着一个巨大的青铜鼎,鼎身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案,记录着越族的历史——从越族的起源,到他们的生活习俗,再到他们的迁徙,都刻得清清楚楚。

“这就是越族青铜鼎!”李教授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赶紧拿出相机拍照。青铜鼎的体积很大,需要十几个人才能抬起来,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青铜鼎抬出地窖,小心翼翼地装上卡车。

就在大家准备离开的时候,了尘住持突然拦住林野:“施主,老衲有句话想跟你说。”他递给林野一个小小的木盒,“这是寺庙流传下来的‘越族信物’,据说和你怀里的青铜罗盘是一对,能指引你找到更多的越族遗迹。”

林野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个小小的玉佩,玉佩上刻着和青铜罗盘一样的纹路。他把玉佩和青铜罗盘放在一起,两者突然“嗡”的一声,发出淡淡的绿光,像是在呼应。

“多谢住持。”林野把玉佩收好,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冒险在等着他们——越族还有很多遗迹藏在武夷山的深处,还有很多秘密等着他们去揭开。而他,也将带着爷爷的心愿,带着对古代文化的敬畏,继续走下去,让更多的越族文化重见天日。

当天晚上,考古队在天心永乐禅寺住下。林野躺在禅房里,翻看着越族秘籍,突然发现秘籍里夹着一张小小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闽江之源,越族秘藏”。他心里一紧,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源头在武夷山,难道那里还有越族的秘密?

他赶紧把地图拿给张科长和李教授看,大家都激动得不行。李教授看着地图:“闽江之源地势险峻,很少有人去过,那里肯定藏着更重要的越族遗迹,咱们明天就出发!”

林野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新的冒险又要开始了,闽江之源的越族秘藏,还有那些未知的秘密,都在等着他们去发现。而他,也将继续带着爷爷的青铜罗盘,带着越族的信物,在守护文化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闽江源头的晨雾浓得像化不开的棉絮,林野踩着没踝的草露往前走时,怀里的青铜罗盘又开始发烫——这是靠近古物的征兆。阿凯跟在后面,举着树枝拨开挡路的荆棘,嘴里还念叨着:“早知道这地方这么偏,我就多带两双袜子了,现在鞋里全是露水,凉得钻心。”

李教授走在队伍中间,手里拿着越族秘籍里的地图,时不时停下来对照周围的地形:“根据地图标注,前面那片‘红豆杉林’就是秘藏的入口,你们看,地图上画的山脉走向,和咱们眼前的一模一样。”他指着远处连绵的山脊,晨雾中隐约能看到几棵高大的红豆杉,树干粗壮得需要两个人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