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2章 天墓无极(77)(第3页)
“陈先生,久等了!”一个清脆的女声从身后传来。陈砚回头,看到个穿黑色潜水服的姑娘,背着个橙色的潜水包,手里拎着个旧罗盘,罗盘外壳上刻着“江”字。她约莫二十五六岁,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脸上带着点重庆姑娘特有的爽朗,腰间挂着个铜制的鱼形吊坠,走路时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你是江渝?”陈砚认出她——来之前李教授说过,会派个懂长江水文的专家协助,就是这位江渝,祖上三代都是守护白鹤梁的“水脉师”,对这一带的水下地形比谁都熟。
“是我!”江渝把罗盘递过来,罗盘盘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水脉纹路,“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江氏水罗盘’,能测暗河流向,比你们的电子设备靠谱——白鹤梁下面的磁场能干扰电子信号,上次有个考古队的声呐,刚下水就失灵了。”
王胖子凑过来,盯着江渝的潜水包:“姑娘,你这包里除了潜水装备,没带点吃的?比如重庆小面、麻辣牛肉干之类的,这一路过来,我肚子早就饿了。”
江渝被逗笑,从包里掏出两包麻辣豆干扔给他:“先垫垫,等完事了,我请你们吃涪陵最好的豆花饭。不过先说好了,水下危险,别光顾着吃,得听我指挥。”
四人(陈砚、王胖子、李默、江渝)当天下午就准备好潜水装备,乘坐专业潜水船向白鹤梁核心区驶去。江渝站在船头,手里拿着水罗盘,目光紧盯着水面:“白鹤梁下面有三层水脉,第一层是长江主水脉,水流急,有漩涡;第二层是‘静水槽’,水流缓,藏着巴国的石刻;第三层就是暗河龙宫,连通巴国古墓,只有在退潮前一小时才能进去,不然会被涨潮的水流困在里面。”
潜水船停稳后,江渝率先跳入水中。陈砚紧随其后,刚潜入水下,就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凉意。水下能见度不足五米,只能靠手电筒的光摸索。江渝在前面带路,水罗盘的指针微微晃动,指引着方向。
很快,他们看到了白鹤梁的水下石刻——石壁上刻着巴国的“巴蛇图腾”,蛇身缠绕着盐井图案,旁边还有细小的巴文。江渝用手势示意众人停下,指着石刻下方的一道缝隙——缝隙约莫一人宽,水流从里面涌出,带着淡淡的硫磺味。
“这就是暗河龙宫的入口,”江渝通过潜水对讲机说,“里面有‘潮汐阵’,是巴国人为了防盗墓贼设的,每小时会有一次水流反转,被卷进去就完了。我们得在十分钟内进去,不然错过时机。”
众人跟着江渝钻进缝隙,里面是一条狭窄的暗河。暗河两侧的石壁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青铜环,上面缠着早已腐朽的绳索,显然是古人用来固定船只的。走了约莫五分钟,暗河突然变宽,眼前出现一座水下石室——石室的顶部有天然的溶洞,透过溶洞能看到水面的微光,石室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石棺,石棺上刻着“巴王墓”三个字。
“找到了!”王胖子兴奋地想游过去,却被江渝拉住。她指着石棺周围的水面:“别过去!水面下有‘盐晶机关’,巴国人用盐晶做触发点,只要碰到,就会射出毒箭。”
陈砚掏出洛阳铲,轻轻插入水下。铲头碰到硬物,他小心地将其捞出——是一块白色的盐晶,上面刻着巴蛇纹路。“爷爷的笔记里提过,巴国以盐业立国,常用盐晶做机关,盐晶遇水会慢慢溶解,溶解到一定程度就会触发机关。”
江渝从潜水包拿出一瓶特制的“盐水”:“这是我爷爷配的‘定盐水’,能让盐晶暂时停止溶解。我去把盐晶取出来,你们掩护我。”
她游到水面上方,小心地将定盐水倒在盐晶上,然后用镊子将盐晶一一取出。当最后一块盐晶被取出时,石棺突然发出“轰隆”一声,棺盖缓缓打开,里面却空无一物,只有一块刻着“假墓”的青铜牌。
“假的?”王胖子愣住了,“那真墓在哪?”
江渝拿起青铜牌,仔细看了看:“这上面的巴文说,‘真墓在盐脉深处,需寻盐母指引’。盐母是巴国的‘盐神象征’,应该在暗河的上游。”
众人沿着暗河向上游游去,走了约莫二十分钟,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水下溶洞,溶洞中央有一根巨大的盐柱,盐柱上缠绕着青铜锁链,锁链上挂着无数个小铜铃,这就是“盐母”。盐柱的周围,有四个青铜雕像,分别是巴蛇、白虎、朱雀、玄武,正是巴国的四大图腾。
“这是‘四象阵’,”江渝指着雕像,“需要按照巴国的‘盐祭仪式’,依次敲响铜铃,才能打开真墓的入口。我爷爷的笔记里有盐祭的步骤,第一步是‘祭巴蛇’,要敲响巴蛇雕像旁边的铜铃三下。”
陈砚按照江渝说的,敲响巴蛇雕像旁的铜铃。铜铃响后,巴蛇雕像的眼睛突然亮起红光,吐出一道水柱,水柱落在盐柱上,盐柱表面出现一道裂缝。接着,他们又依次敲响白虎、朱雀、玄武雕像旁的铜铃,盐柱的裂缝越来越大,最终裂开一道石门,露出通往真墓的通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通道内干燥异常,显然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走了约莫十分钟,通道尽头出现一间宽敞的墓室,墓室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青铜盒子,盒子上刻着巴国的“盐权图腾”——这就是巴国古墓的核心文物“巴国盐权金印”的存放处。石台的周围,放着十几个漆器,上面画着“巴渝舞”的图案,记录着巴国的文化习俗。
“终于找到了!”李默兴奋地走过去,想打开青铜盒子,却被一道突如其来的强光挡住——墓室的入口处,站着一队穿着黑色潜水服的人,为首的是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手里拿着一把水下步枪,正是重庆本地的盗墓团伙“黑水帮”的首领,老鬼。
“陈砚,我们又见面了!”老鬼冷笑一声,“上次在三星堆让你跑了,这次你可没那么好运了!盐权金印是我的,谁也别想抢!”
江渝看到老鬼,脸色突然变了:“是你!我爷爷就是被你害的!”
老鬼愣了愣,随即笑了:“哦,你是老江的孙女啊!当年要不是你爷爷挡着,我早就拿到盐权金印了,他也不会死在暗河里面。”
“你胡说!”江渝激动地喊道,“我爷爷是为了保护文物才失踪的,你肯定知道他的下落!”
老鬼没接话,挥了挥手,手下立刻冲上来。陈砚拉着江渝躲到石台后面,王胖子则举起工兵铲,和黑水帮的人打了起来。陈砚注意到,墓室的墙壁上有许多细小的盐晶,这些盐晶应该是另一处机关的触发点。
“江渝,有没有办法触发盐晶机关?”陈砚问。
江渝点点头:“盐晶遇火会爆炸,我们有信号弹,只要点燃信号弹扔过去,就能引爆盐晶!”
陈砚掏出信号弹,点燃后扔向墙壁。信号弹碰到盐晶的瞬间,发出“轰隆”一声巨响,盐晶爆炸,无数细小的盐粒飞溅,黑水帮的人被盐粒迷住眼睛,乱作一团。
“快走!”陈砚拉着江渝,趁机打开青铜盒子,取出盐权金印和巴渝舞漆器,向通道外跑去。老鬼不甘心,举着水下步枪追了上来,却被掉落的石块砸中腿,倒在地上。
“你们等着!我不会放过你们的!”老鬼的惨叫声渐渐被通道的回声淹没。
众人跑出通道,回到暗河时,正好赶上退潮的最后时机。他们顺利回到潜水船,看着手里的盐权金印和巴渝舞漆器,都松了口气。
江渝拿着盐权金印,突然发现金印的底部有一道细小的裂缝,里面藏着一张卷起来的羊皮纸。她小心地将羊皮纸取出,展开一看,上面画着一张地图,标注着“巴国盐仓古墓”的位置,就在重庆彭水的郁山古镇——那里是巴国最大的盐仓所在地,藏着更多关于巴国盐业的秘密。
“我爷爷的笔记里提到过郁山古镇的盐仓古墓,”江渝激动地说,“里面可能藏着巴国的‘盐道地图’,记录着巴国的盐业运输路线,对研究巴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王胖子一听又有新冒险,立刻来了精神:“郁山古镇?那是不是有很多好吃的?比如彭水米粉、郁山鸡豆花?我早就想吃了!”
陈砚笑着点点头,将羊皮纸小心地收好:“既然有线索,我们就去看看。不过这次要更小心,黑水帮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而且盐仓古墓的机关,说不定比巴国古墓更复杂。”
回到涪陵后,江渝带着众人去吃了她推荐的豆花饭。饭桌上,江渝拿出爷爷的旧日记,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画着一个奇怪的图腾——是巴蛇和盐晶的结合体,旁边写着“盐母醒,巴蛇出”。
“这应该是盐仓古墓的关键线索,”江渝说,“盐母是盐仓的核心,只要找到盐母,就能打开古墓。不过我爷爷说,盐仓古墓里有‘巴蛇守墓’,非常凶险。”
陈砚接过日记,仔细看了看:“不管有多凶险,我们都要去。这些文物是巴国历史的见证,不能让它们落入盗墓贼手里。”
饭后,众人决定下周出发去彭水郁山古镇。江渝去准备潜水装备和水文资料,陈砚则将盐权金印和巴渝舞漆器交给当地文物局,顺便了解郁山古镇的历史背景。
王胖子则在一旁查郁山古镇的美食攻略,嘴里还在念叨:“彭水米粉、郁山鸡豆花、酸酢鱼……这次一定要吃个够!陈砚,你说盐仓古墓里会不会有黄金文物?要是有,咱们又能立大功了!”
陈砚没接话,只是看着窗外的长江水。江水奔腾向东,像是在诉说着巴国的古老故事。他知道,郁山古镇的盐仓古墓,会是一场新的挑战,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是文物的守护者,是历史的见证者,他要让更多沉睡在地下的巴国文物,重见天日,讲述属于巴国的辉煌历史。
手机里,李教授发来一条信息:“郁山古镇的考古队已经准备好,下周在郁山古镇汇合。另外,我们收到消息,黑水帮也在往郁山古镇赶,你们一定要小心。”
陈砚回复“好”,收起手机,握紧了手里的江渝爷爷的旧罗盘。罗盘的指针微微晃动,指向郁山古镇的方向,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盐仓古墓之旅,指引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