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5章 归墟迷途(60)(第3页)
“虚浊门要开了!快用三灵三符布阵!”玄清道长的声音从水心镜里传来,他的身影已经很模糊,显然在用最后的阳气维持与水心镜的连接,“阵眼要放在门正前方,用守脉契约碎片引全守脉人的信念光,三灵珠负责提供阳气,三符负责形成封印阵纹!”
众人立刻行动:沈砚、苏晚娘、星岚负责将三灵珠按“品”字形摆在阵眼周围,星鲛灵珠在左,界海灵珠在右,九州地脉灵珠在中;卓青、阿娜、青禾负责展开三符,星脉符贴在灵珠阵的左侧,混沌镇符贴在右侧,守脉契约铺在阵眼中央;海老和界海鲛人们则在阵外布下“清浊音阵”,用歌声挡住不断涌出的虚浊雾。
三灵珠的光与三符的光刚要交织,虚浊雾柱突然炸开,无数淡黑的“虚浊雾丝”朝着阵眼扑来,丝上带着域外的“虚无之力”,触碰到灵珠的光就会让光变得暗淡。小鲛人赶紧吐出灵珠,蓝光与三灵珠的光汇聚,形成道更厚的光膜,却依旧挡不住雾丝的侵蚀——光膜上很快出现细小的裂痕,星鲛灵珠的淡紫光已经弱了大半。
“虚浊雾能吞噬阳气!”卓青翻着《汉时守脉札记》的补编,那是她在中枢殿找到的上古守脉人手稿,“手稿里说,虚无之力怕‘生命信念光’,就是每个人最珍视的守护记忆,要把记忆注入阵眼,才能强化光膜!”
沈砚率先将《东海渔民俗志》的记忆注入守脉契约——他想起第一次在归墟见到渔民们的期盼,想起封黑海巨兽时小鲛人的勇敢,想起西域绿洲阿娜的坚定,这些记忆化作金光,融入阵眼,光膜的裂痕瞬间愈合。
苏晚娘跟着注入记忆:她想起听潮楼里那盏陪她度过无数日夜的油灯,想起用桃木剑救下三娃子时孩子的笑脸,想起与沈砚并肩作战的每一个瞬间,淡绿光融入阵眼,光膜的颜色变得更鲜亮。
阿娜握着沙母经卷,想起阿依古教她画第一道沙脉符时的耐心,想起月牙绿洲沙井重新泛绿时的喜悦,淡绿光注入阵眼;青禾想起李老道教他做第一盏山神灯时的叮嘱,想起岷山松脂的清香,淡红光融入阵眼;星岚想起星鲛宫顶的星石在夜晚闪烁的样子,想起星玄族长的嘱托,淡紫光融入阵眼……
无数道记忆光汇聚在阵眼,三灵三符的光瞬间暴涨,形成道巨大的三色光柱,射向虚浊门。门楣上的螺旋纹剧烈闪烁,虚浊雾的涌出速度明显变慢,门后的虚浊主发出声愤怒的嘶吼,门扉缓缓打开一条缝,露出里面泛着浓黑的虚浊源,源中隐约能看到虚浊主的本体——团由无数虚浊丝组成的巨大黑影,身上还缠着之前被净化的混沌核心、星浊母的残魂,像是把三界所有的浊气都聚在了一起。
“它在吸收之前的浊气残魂!”水婆的水心镜映出虚浊主的变化,黑影的体积越来越大,门缝也在不断扩大,“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光柱撑不了多久!”
“用玄清道长的地脉阳气!”沈砚突然想起中枢殿的地脉基石,“玄清道长,能不能将中枢殿的地脉阳气通过水心镜传过来?”镜中的玄清道长点点头,身影变得更透明:“我会尽力,但地脉阳气一旦抽离过多,中枢殿的防线会变弱,你们一定要快!”
道淡金的地脉阳气从水心镜中涌出,融入三色光柱,光柱的力量瞬间翻倍,虚浊门的门缝开始缩小,虚浊主的嘶吼变得凄厉,身上的残魂也开始被光柱净化。可就在这时,虚浊主突然释放出“虚浊幻境”,雾丝顺着光柱的缝隙渗入,钻进每个人的脑海——
沈砚看到《东海渔民俗志》变成空白,所有守护的故事都被抹去,渔民们不再记得他,归墟的海水重新变得浑浊,耳边传来声音:“你的守护没有意义,最后都会被遗忘。”
苏晚娘看到听潮楼彻底坍塌,三娃子变成虚浊影,对着她喊:“你根本救不了我,也救不了任何人。”
阿娜看到月牙绿洲的沙井干涸,阿依古变成虚浊傀儡,手里的沙母经卷被烧成灰烬:“你不是合格的守脉人,绿洲毁在你手里。”
青禾看到李老道躺在岷山山神洞,身边的山神灯全灭,虚浊丝缠着他的身体:“你要是早点回来,师父就不会死。”
“别信!这些都是假的!”小鲛人的声音突然在众人脑海中响起,它用灵珠的蓝光强行穿透幻境,映出真实的景象:中枢殿的地脉阳气还在支撑,阿依古在月牙绿洲守护沙井,李老道在岷山点燃新的山神灯,渔民们在渔港祈祷他们平安——“我们的守护不是假的,是真的有人在等着我们回去!”
沈砚猛地清醒,举起青铜箭,将《东海渔民俗志》的记忆化作金光,射向幻境中的空白书页,书页瞬间重新出现守护的故事,渔民们的笑脸也变得清晰;苏晚娘握紧桃木剑,想起救三娃子时的坚定,剑光劈开幻境,三娃子的虚浊影化作青烟;阿娜抱起沙母经卷,用沙脉符的光修复幻境中的灰烬,经卷重新变得完整;青禾举起清浊剑,想起李老道说的“守脉不是自责,是向前”,剑光斩断幻境中的虚浊丝,李老道的身影变得鲜活。
幻境破碎的瞬间,众人的信念光暴涨,三色光柱彻底穿透虚浊门,射向虚浊主的本体。虚浊主发出声最后的嘶吼,身上的残魂被全部净化,黑影开始透明,虚浊源也渐渐收缩,虚浊门的门缝越来越小,最终重新闭合,门楣上的螺旋纹也失去了光泽,泛着淡黑的虚浊气渐渐被光柱净化。
可就在这时,玄清道长的声音变得微弱:“地脉阳气……快撑不住了……虚浊门只是暂时闭合……虚浊主还在门后……需要有人留下……用守脉契约的力量……加固封印……”
“我留下!”沈砚刚要开口,却被玄清道长打断:“你是守脉人的希望,不能留下……让我来,我已经老了,能为九州做最后一件事,很值。”水心镜中的玄清道长举起嵩山脉符,将所有阳气注入守脉契约,契约的金光顺着光柱涌向虚浊门,门楣上的螺旋纹被金光覆盖,形成道临时的封印阵。
“照顾好……九州……”玄清道长的身影彻底消失,水心镜也失去了光泽,中枢殿的地脉阳气波动渐渐平稳,显然封印已经加固。
众人瘫坐在渔船上,三灵珠的光已经很微弱,表面出现了细小的裂痕,三符也变得有些黯淡。小鲛人跳进沈砚怀里,灵珠的蓝光泛着疲惫,却依旧对着他笑;星岚靠在星鲛灵珠旁,星尘术的消耗让她脸色苍白;海老和界海鲛人们的歌声也变得轻柔,清浊歌的余韵还在海面上回荡。
可就在这时,虚浊门闭合的位置突然泛起一道极淡的黑纹,黑纹中传来细微的“咔嚓”声,像是封印阵出现了裂痕。同时,三灵珠的裂痕处也渗出极淡的虚浊丝,丝上带着域外的虚无之力,与虚浊门的黑纹相互呼应。
水婆捡起水心镜,镜面上的星尘雾重新凝聚,映出虚浊门后的景象:虚浊主虽然陷入沉睡,却在门后凝聚新的虚浊丝,虚浊源的深处,还有一颗“虚浊本源籽”,泛着浓黑的光,正是之前混沌籽、星浊籽的源头,它在缓慢地吸收域外的浊气,等待着下一次苏醒。
“虚浊门只是暂时封住,虚浊本源籽还在,”卓青握紧守脉契约,上面还残留着玄清道长的阳气,“我们需要修复三灵珠,重新加固封印,还要找到净化虚浊本源籽的方法——古籍里说,本源籽怕‘三界本源光’,需要九州的地脉光、界海的清浊光、星云海的星尘光,三者汇聚,才能彻底净化。”
沈砚看着虚浊门的黑纹,又看了看怀里的《东海渔民俗志》,书页上的字迹泛着金光,记录着从归墟到虚浊门的所有守护故事。他握紧三灵珠,虽然它们带着裂痕,却依旧泛着微弱的光:“我们先修复三灵珠,再去收集三界本源光。玄清道长用生命守护的九州,我们不能让它毁在虚浊本源籽手里。”
海老点点头,指挥界海鲛人们用清浊露包裹三灵珠,防止虚浊丝侵蚀:“界海的清浊光能修复灵珠的裂痕,星鲛宫的星尘光也能帮忙,我们可以先去星云海,再回界海,最后去九州各地收集地脉光。”
星岚也重新振作,操控星尘在三灵珠周围形成保护层:“星玄族长会帮我们的,星云海的星尘光很纯净,能净化灵珠上的虚浊丝。”
渔民们也纷纷站起身,陈阿公扛起渔叉:“我们跟你们一起去!修复灵珠也好,收集本源光也好,只要能守住九州,我们就不怕累!”施伯拍着高脚罾:“我的罾还能挡虚浊影,路上有什么危险,我们帮你们扛!”
小鲛人从沈砚怀里跃出,灵珠的蓝光虽然微弱,却依旧对着虚浊门的方向闪烁,像是在宣告不会放弃。沈砚翻开《东海渔民俗志》,在空白页上写下:“虚浊门暂封,虚浊主沉睡,然门后藏虚浊本源籽,三灵珠受损,需修复并收集三界本源光(九州地脉、界海清浊、星云海星尘)以净化;玄清道长牺牲,守脉人需继承其信念,继续守护三界;下一步往星云海修复三灵珠,再寻本源光,防虚浊本源籽苏醒……”
渔船缓缓驶离三界交界海,虚浊门的黑纹在身后渐渐模糊,三色海水重新变得清澈,星云海的方向泛着淡紫的光,界海的清浊泉在远处闪着蓝光,九州的地脉阳气也在隐隐呼应。沈砚站在船头,手里的三灵珠和三符泛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身边的伙伴们虽然疲惫,却都带着笑容——他们知道,守护的路还没结束,虚浊本源籽还在门后等待,三界的安宁需要他们继续守护,但只要他们还在一起,只要信念还在,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渔船在三色海水中航行,身后的虚浊门渐渐消失在视野里,前方的星云海越来越近,星尘光在海面上铺成一条淡紫的路,像是在为他们指引方向。一场修复灵珠、收集三界本源光、净化虚浊本源籽的新旅程,在星尘闪烁的海面上,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