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秦王破阵乐(第3页)

 “徐都督,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休怪我郑安民不念旧情了!”

 郑安民面色阴沉,眼中透着一股狠厉。

 “他们就两万人!郑经,郑言。”

 他扭头看向身后两名郑家的年轻人,大声喝道:“给我带兵把这徐谓的人头取来!”

 “是!”

 两名郑家的年轻人抱拳应道,眼神中透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还没等他们的话落音,徐谓身后的鼓声就有节奏地响了起来。

 那鼓声,起初低沉而缓慢,渐渐地,鼓声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响亮,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地冲击着人们的耳膜。

 郑安民身后的士卒们听到这个鼓声,一个个都不由得面面相觑了起来。

 他们的眼神中透着疑惑与不安,原本整齐的队伍也开始出现了些许骚动。

 郑安民感受到了身后的军心异动,一下子皱起了眉头。

 “这是什么鼓声?怎么我军士气如此涣散!”

 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郑经郑言一听这个鼓声,一下子就头皮发麻了起来。

 他们虽年轻,但也是郑家提拔的军中之人,自然也知道这鼓声所代表的含义。

 “不好,族公!这是秦王破阵乐!”

 两人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中透着一股惊恐。

 郑安民虽然没听过秦王破阵乐,但这时候也是不由得面色大变。

 这秦王破阵乐可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乐曲,它代表着太宗皇帝的赫赫战功。

 承载着大唐的辉煌,对于大唐的将士们来说,它有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号召力。

 徐谓的两万兵马此时已经全部进入了战斗的状态。

 徐谓用力的抽出马侧的横刀,在那激昂的鼓声中大声的喊着:“秦王殿下就在天上看着呢!”

 “叛逆之辈放下手中武器离去!我徐谓既往不咎!”

 他的声音在鼓声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雄浑有力。

 “若是冥顽不灵!我徐谓就送你们这些叛逆去见我太宗皇帝!”

 徐谓继续高呼着,身后的大军也是声嘶力竭的大吼着:“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刚开始声音还有些杂乱,随后越来越整齐,那“投降不杀”的呼喊声如同滚滚春雷,响彻天地!

 徐谓手中横刀对着郑安民一指:“奉旨剿贼!开战!”

 “杀!”

 两波人马就这么冲撞在了一起,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