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孝敬皇帝(第2页)




    “陛下龙体违和,便由本宫代持奏牍。”



    她的声音透过纱帘,带着几分清冽,“今日朝议,先由礼部奏事。”



    礼部尚书出列时,笏板叩地的声响惊飞了檐角的麻雀。



    “启禀陛下、天后,太子殿下……”老臣的声音发颤,“薨逝已逾三七,今需议定追封之礼。”



    殿内陡然静得能听见香灰落进博山炉的轻响。



    李治指尖攥紧御案边缘,李弘的字迹还留在书页间,笔锋稚嫩却工整,在“君,舟也;民,水也”旁注了小字:“儿当以民为念,不负父皇教诲。”



    嫡长子就这样带着“仁德”的赞誉,成了李治心中永远的痛。



    “追封……弘儿为孝敬皇帝。”



    李治的声音混着喉间的腥甜,“按天子礼葬于恭陵,陵号‘孝敬’。”



    此言一出,阶下群臣泛起细碎的私语。



    自汉以来,尚无储君未即位而追封皇帝之例,何况李弘薨时仍为太子。



    中书侍郎上官仪抬眼望了望纱帘后的影子,却见武媚娘指尖轻抚着案上的《少阳政范》——那是她亲自为太子编纂的治国典籍,此刻封面的织金纹样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陛下仁厚,太子仁德配享尊号,实乃大唐之幸。”



    吴天岩率先出列,朝服上的孔雀补子随动作晃动,“然国不可一日无储,陛下龙体……”



    他忽然顿住,偷瞄御座上李治骤然绷紧的下颌,“臣等忝列朝堂,唯望社稷有托。”



    这话如投石入水,激起满殿附和。



    “朕何尝不知?”



    李治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头风又开始在额头跳痛,“但储君之选,岂可言草率?”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落在李姓宗王的队列里——李贤刚正勇毅,李显聪慧活泼,李旦仁厚谦退,可无论哪一个,在他眼中都不及弘儿的温润端方。



    纱帘后忽然传来书页翻动的声响。



    武媚娘指尖划过《少阳政范》中“亲贤臣,远小人”的批注,抬眼望向御座上丈夫苍白的脸——自咸亨之后,他的风疾愈发严重,有时连御笔朱批都需她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