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大事件(第3页)

“曾泰在凉州刺史任上,努力多年,此次更是在凉州刺史任上为风扬大军调集粮草,积极帮忙守城,调任洛州担任刺史,不无不可。”

狄仁杰一反常态,主动推荐起了曾泰。

几位宰辅都有自己的门生故吏,都想把自己人拉到京城来,这一点就连薛青麟都不例外。

任尚书右仆射的薛青麟果断站出来,说:

“张义在苏州任刺史期间,处理民生政务尚好,没有出现半点纰漏,梁王殿下巡视江东十九州时,曾对张义多加褒奖!”

“在我看来,张义即便是调任神都担任洛州长史,也未尝不可嘛!”

尚书左仆射多铎望着众人争来争去,因为刚进入大唐朝堂没多久,还不知道局势,索性闭着嘴不发言。

就在这时,武承嗣站起身来,说:

“洛州乃是神都所在,必须得有一个德高望重、足以主持大局之人,来担任这个刺史之位!”

现在还是洛州刺史的陈明闻言,暗中挑眉。

他如今五十多岁,担任洛州长史数年,的确算是德高望重……个屁!

这武承嗣也太能胡扯了吧。

他算是德高望重吗?

“若论德高望重,非李氏宗嗣不可!”李规仰着脖子。

李存希坐在上面,托着腮看底下。

众人的争论都在意料之内,洛州刺史之职不是一般人可以担任的。

洛州是都城,在都城担任刺史的人,首先得是背景雄厚,不害怕任何人的威胁。

其次是这个人胆子必须得大,大到可以无视任何人的胁迫,玩的就是对其他人铁面无私。

最后……

这个人还得对皇权保持敬畏之心。

换句话说,就是需要一个有敬畏之心的包拯。

但是这个人并不好找。

李存希也没打算在这个时代为自己淘出一个包拯。

望着丹墀之下的群臣,他打起精神,道:

“诸位爱卿,还是没讨论出人选么?”

“既然如此,那这个人选,还是朕来选吧。”

“来人,宣骆观光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