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龙晨:大家稍安勿躁,这把枪不成功!(第3页)

 材料部门的主任说话了。 

 他在这方面是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这把枪的造价成本。 

 比传统的步枪会稍微高一点,因为用的是精工技术,但比同级别的其他枪要省很多了! 

 林振军立刻问龙晨,“他说已经很节约了,你怎么说?” 

 龙晨一脸认真地说,“枪械在武器消耗中,实际上只是占小部分,真正消耗最多的,其实是弹药,制造弹药需要消耗大量的黄铜,一把枪只要使用过一段时间,它所打出的子弹成本,会远远的超过枪械本身的成本。” 

 材料主任点点头,“这个你说的是对的,可这没有办法避免呀。” 

 “不,有办法避免的。” 

 龙晨非常笃定。 

 “办法是?”苏志远立刻好奇起来。 

 他们作为枪械研发专家,会关注材料方面的成本和消耗。 

 但子弹方面的思考还真不多,因为全世界的子弹型号就那么些。 

 各个国家都一样,尤其是步枪的子弹,几乎统一都是7.62毫米口径的。 

 这方面也有说法? 

 苏志远虚心求教。 

 “改变子弹的口径,从传统的7.62毫米,改进到5.8毫米。” 

 龙晨说完。 

 大家再次安静下来。 

 他们有很多问题,但又不能轻易问出来,要不然可能会显得他们很无知。 

 林振军没什么顾虑,疑惑地问: 

 “子弹的口径是想改就能改的吗?” 

 “一旦改了,势必会影响威力啊,在我的印象里,5.8毫米的子弹好像全世界都没有吧?” 

 苏志远也赶紧问,“是啊,全世界都没有5.8毫米的子弹相关数据。” 

 “目前各个国家的制式武器中,用得最多的就是7.62毫米和5.56毫米子弹,没听说过5.8毫米。” 

 “而这两种口径的子弹,是经过很多优秀的军工设计师,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得出的最优秀的子弹口径,为何你忽然提出5.8毫米?” 

 苏志远难以理解! 

 他自诩在枪械领域算是专家了。 

 但他真的理解不了龙晨的思路,觉得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