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百姓的苦难(第2页)

 江停摆摆手示意他吃自己的就行,不用管她。

 事情有了些许的进展,江停如今的心情还不错,今日的饭菜吃着都变得格外香。

 吃过饭,江停开始写信。

 第一封是写给杨怀达。

 “恩师鉴,弟子已抵南直隶地界。南直隶情势紧迫,初抵之日便看见众人欲冲破封锁,他们的亲人病逝,自身危殆……”

 “对了,故乡来了信,说是最近的粮价有上扬之势,真是让人头疼……”

 写给杨怀达的信她大概说了下她看到的南直隶现状,末尾则是随意的聊起了家常,提了提豫州粮食上涨的问题。

 写完给杨怀达的信,江停沉思了下,继续写第二封信,这一封是写给周元熙的。

 虽然周元熙看不到这里的情况,但她希望她可以把这里的情况描述给他。

 狭隘的眼光是会阻拦思想的,她不希望周元熙未来是一个不懂民生疾苦,高高在上的皇帝。

 她希望未来周元熙是个真正的明君,是个可以看到千千万万百姓的明君。

 “殿下近日安否?不日即中秋佳节,遗憾非常我不在京,不过殿下有陛下、皇后左右……”

 “数日之前,我偶遇一男子,其母因疟疾而病逝。今年中秋,他又将以何度之……”

 江停这几天看到了许多病死的人,但大部分都只是提了一嘴,主要讲给周元熙的,只有项伟光的遭遇。

 面对一个千里之外的一个陌生人,要让周元熙心生共鸣,那么这个的遭遇一定要让他有所代入感,或者说他的遭遇需要是他已经遭遇或者正在遭遇的事。

 项伟光的经历很大程度上就很符合这一要求。。

 项伟光母亲死了,而周元熙的父亲也就是周景昭如今病重,两人情况类似。

 江停在感叹项伟光中秋该如何时,周元熙自然而然会想,若是周景昭离开了,他该如何?

 中秋佳节明明是该亲人团聚之时,他却偏偏孤苦伶仃。

 让周元熙能够体会普通百姓的苦难,可以让他意识到百姓是与他一样会痛苦,会悲伤,会脆弱的人,而不是书本上干巴巴没有人情味的文字。

 信的后面,江停又描述了一下自己如今做的事,最后才换上轻松的语气收了尾。

 将笔放下,江停揉了揉自己的酸痛的手腕,随即起身活动了一下,这才继续。

 等她忙活完,时间也已经来到了下午,刚吃过饭,诺棋就来了。

 “公子,项伟光带着几个人来了……”

 “他们的速度倒是快,但我现在没空啊!”江停耸耸肩模样有些无奈,“你和他说,要么明天说,要么晚些时候再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