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揽月坊——此策有三谬!(第2页)

不少人眉头紧锁。

有人低声与邻座讨论,提出“分批施粥”、“按户发放”、“设栅栏维持秩序”等想法。

但很快又被推翻——灾民数万,秩序如何维持?分批如何确保公平?按户登记在灾荒流民潮中根本不现实!

丰经义此刻心跳加速,血液上涌。

“有了!”

丰经义猛地一拍桌案,声音因激动而略显高亢,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站起身,脸上带着一种拨云见日的自信笑容:“江兄此题意蕴深远,在下苦思,幸而灵光一现,或可得解!”

江停微微一笑,做了个“请讲”的手势。

丰经义朗声道:

“依在下愚见,那游方之士所献之策,应是——往粥中掺入大量沙土、草屑!”

“哗——”画舫内顿时响起一片惊疑之声。

丰经义胸有成竹地解释道:“诸位且听我细说缘由……”

“司农官所虑,在于饥民为争抢洁净、浓稠之粥而引发大乱。”

“若粥中掺入大量沙土草屑,使其变得极为粗粝、难以下咽,则如何?”

他目光扫过众人:

“如此一来,此粥便成了‘勉强吊命之糟糠’。”

“那些并非真正濒临饿死边缘、尚有余力或存有他念之人,必不愿去争抢这等劣粥。”

“他们或会离去另寻生路,或会观望。那么,最终仍会涌向粥棚争抢的,必然是那些真正奄奄一息、命悬一线、为了活命什么都顾不上的饥民!”

丰经义越说越流畅:

“此时,争抢者人数大减,且皆是最急需之人。一釜劣粥,虽粗粝难咽,却能实实在在救下这些濒死之人的性命!”

“争抢的激烈程度和因此产生的践踏伤亡,必然远小于争抢洁净浓粥之时!”

他一番话说完,画舫内静了片刻,随即响起嗡嗡的议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