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揽月坊——苛待于民(第2页)

“然则,稀汤之利有二,且皆为关键:

其一,同量之米,可熬数倍于浓粥的清汤,覆盖灾民之广,远超前者!此乃活命之基——让更多人能暂时活下去,而非少数人吃饱、多数人饿死!”

“其二,亦是更关键者——稀汤虽薄,却有其独到之妙!”

她声音清朗,开始详细解释:

“诸位,《黄帝内经》有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稀汤清淡易克化,最宜肠胃虚羸、久饥之人!

灾民身体枯槁,骤然饱食浓粥,反易胀腹伤身,甚至虚不受补而暴毙。

稀汤温水润物,徐徐滋养,方能固本培元,为日后恢复元气打下根基。”

她目光扫过众人,尤其看向客达:

“正如客达兄所忧,若以劣物催命,施粥何益?稀汤至少能维系生机,为灾民争取时间,等待转机。”

客达闻言,眼中有光芒一闪而过,接口道:

“江兄所言极是!学生亲历灾害,一碗热腾腾的稀汤下肚,暖身润肠,不伤根本。此策非苛待,实乃体恤入微!待其稍缓,才有力气劳作求生,此理甚明,学生附议!”

江停点头:“正是此理。”

“此外此策更与江某后续要说的第三点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其三,亦是此策画龙点睛之笔——以劳换食!”

“待灾民饮稀汤数日,体力稍复后,请国主于各粥点旁,高悬榜文,明示章程:

‘凡有力青壮,愿助官府掘井清渠、掩埋骸骨、砍伐近道之木以防盗匪者,日毕,得稠粥一碗,盐粒三钱!’”

“以劳换食?”

这次质疑声更多。

甚至一直在看戏的几位身份显赫的举子都皱起了眉。

而郑文博也在这些人之中,察觉到周围的异动,他略一沉吟,率先站了出来。

“江兄,此策立意甚高,化力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