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揽月坊——外邦挑衅(第2页)

他的表情已带上了些许麻木,显然已经失去了斗志。

“哈哈哈!”

戴高歌的狂笑再次撕开沉寂,他拍案而起,形如疯子。

“妙哉妙哉!丰兄这顶‘苛待’的高帽,非但没扣成,反成了江兄仁心灼见的最好衬底!”

“好一个‘授人以渔’,好一个‘化消极为积极’!这出戏,戴某看得痛快!当浮三大白!”他仰头连饮三杯,快意淋漓。

其他人看向他的目光一下子就变了,他身边的几位甚至默默后退几步,离他远了些。

虽然早听闻了戴高歌此人放浪形骸,今日见了……还真是传闻谦虚了啊!

谁家好人这么光明正大嘲笑别人的。

丰经义本来都麻木了,听到戴高歌的笑声他又醒了,他满脸烧红,恨不得立刻消失。

他死死攥着酒杯,指节发白,心中一片混乱,最后只剩下屈辱与怨愤。

恰在此刻,揽月坊内另一侧角落,骤然爆发出一阵刺耳放肆的哄笑!

笑声源自一群服饰迥异、身形彪悍的异族。

为首的是一位面容如鹰隼、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子,他虽未大笑,但嘴角噙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

他身旁是一位清瘦不苟言笑的老者,他默默观察着场中一切,尤其是方才侃侃而谈的江停。

笑声吸引了津津有味讨论学问的大周学子们。

看见那些人,不少人心中了然其身份,眼中露出不屑与嫌弃,还有人小声唾骂:“蛮夷野族……”

近两年朝贡的使团增多,朝贡使团增多目的无非一个——试探。

而这些人正是年关入京朝贡、却以各种理由滞留至今未归的一支鞑靼使者团成员。

进京赶考的举子数量多,有的来的早,有的来的晚,但无论是谁都对这群惹是生非的人有所耳闻。

似乎是察觉到了大周学子们的注视,那群鞑靼人转过头看了过来。

其中一名脸上带疤、身形如铁塔般的壮汉巴特尔又是咧着嘴笑了一声,操着生硬的官话,指着舫窗之外的码头方向,声音洪亮得足以让整个画舫都听清,戏谑道:

“啧啧啧,看看!看看那些南人苦力!十几条汉子,号子喊得震天响,汗珠子摔八瓣,就为了挪动那么一块石头?哈哈哈哈!真是费了牛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