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风起云涌(中)(第2页)

 \"城中粮食可还足够?\"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平复心情之后,骆思恭便是不假思索的追问道。

 虽说他早在几天前便奉命提前来宣府镇为后续的骑兵们筹措粮草,但因为怕打草惊蛇,骆思恭等人也不敢大张旗鼓的收购粮草,只能暗中进行。

 \"依着卑职的了解,各家商店都有不少存粮,但人心惶惶之下,城中的粮价足足上涨了两倍有余。\"迟疑片刻,李若涟终是拧眉道。

 与张家口堡的\"垄断\"所不同,宣府镇终究是九边重镇,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即便是以范永斗等晋商祖辈数代人的努力,也不过勉强掌控了城中半数左右的粮店,仍有十数家粮店归属于各大势力,按理说也足以维系城中百姓日常所需。

 只可惜人心惶惶之下,粮价飞速上涨,令得城中其余粮店掌管及其背后的东家们生出了\"囤货居奇\"的态度。

 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些人从城中诸多无故闭市的商户身上嗅到了什么,并最终选择了\"作壁上观\"。

 \"乱臣贼子。\"不待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做声,露台上便有其余锦衣卫番子愤愤不平的咒骂道。

 一群视财如命的商人,居然敢\"助纣为虐\",当真是不想活了。

 \"城中百姓可有骚动?\"没有理会耳畔旁的\"牢骚\",骆思恭转而凝眉朝着眼前的李若涟问道。

 宣府镇乃是京师门户,切切实实关系到中枢的稳定,是断然不能出现乱子的。

 \"在最初的慌乱过后,倒是没有太大乱子出现。\"短暂思考片刻之后,李若涟便是拱手回禀:\"多亏是年关将至,百姓家中多多少少有些存粮。\"

 \"至少三五天内,是出不了乱子的。\"许是怕骆思恭不信,李若涟又补充了一句。

 话虽如此,但李若涟的眸子中却仍充斥着浓浓的惊忧,并不由自主的朝着城中兵备道衙门所在的方向望去。

 城中商户\"闭市\",百姓虽是乱作一团,但他最为担心的,反倒是驻扎在城外的边军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