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仁祖反正(第2页)

 主仆相伴多年,他自是清楚这老内侍口中的"李大人"便是指前不久被他勒令致仕的礼曹判书李尔瞻。

 在过去的十年间,李尔瞻长期担任"礼曹判书",身份地位相当于明国之前的"宰相",并且还曾任"备边司"的首席参政,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就连军中的将校们也有不少人受过其恩惠。

 如若李尔瞻表明身份,必然会令得城中那些状若疯癫的乱军们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等到明日天亮之后,城中的骚乱便会被城外的军营所知晓,届时即便是那忘恩负义的"训练大将"李兴立,也不敢阻拦大军进城平乱。

 毕竟他在"训练督监"军中安排的心腹,远不止李兴立一人。

 ...

 ...

 约莫盏茶功夫过后,在李珲的指引下,一行人顺利行至位于昌德宫深处,一座平日里无人问津,墙皮已是有些脱落,瞧上去阴森恐怖的偏殿。

 "都跟我来!"

 若是往常时候,李珲对于这座传闻中发生过诸多"不详"的宫殿必然会望之却步,但如今却是异常兴奋,首当其冲的推开了摇摇欲坠的木门,并按照脑海中的琐碎记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开始敲击宫殿角落处的地砖,模样很是滑稽。

 吱呀。

 只片刻的功夫,刺耳的碰撞声便于幽静的宫殿中响起,一个隐匿于地砖上的阶梯,也是缓缓映入视线。

 左顾右盼的侍卫们和口干舌燥的老内侍见状均是兴奋不已,只觉压在心头上的巨石在不知不觉间便松动了不少。

 不愧是御极多年的国君,哪怕局势危险至此,李珲依然藏有退路。

 "保护国君!"

 或许是觉得危机已然解除,原本在心中默默权衡利弊的侍卫们也暂且收起异样的心思,转而忠心耿耿的冲在前方,似是打算给李珲探路。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假若李珲今夜真的能够转危为安,顺利解决这场来势汹汹的"政变",他们这些人作为保护其逃出生天的侍卫,来日必定一飞冲天,蒙荫子孙。

 "走走走,一起走!"欣慰的点了点头之后,李珲便亦步亦趋的跟在几名侍卫身后,往黑暗深邃的地道而去。

 ...

 ...

 "殿下,这眼瞅着就要天亮了,我等为何要待在此地,而不是进宫搜捕那无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