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纷争(第3页)


 而东阁大学士韩爌的前车之鉴又历历在目,他岂敢随便下场?


 \"辽东大捷,天子对有功将士予以重赏,唯独忽略了那东江毛文龙,此人可是有意倒向我东林呐,\"见张问达没有说话,房可壮语气存疑的低喃道:\"另外,天子还打算对那熊蛮子予以封爵之赏?\"


 \"此举有些过了啊..\"


 当年他们东林齐心协力,成功推举叶向高的得意门生王化贞担任广宁巡抚,希望借此能够将势力发展到辽镇军中,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天子登基称帝,王化贞便被调回京师改作他用,而与他们东林党多有旧怨的熊廷弼则是留任至今,并且屡屡建功。


 假若他们东林党再不想些办法,只怕随着次辅刘一燝和眼前的恩师致仕回乡,曾经让天下士子书生为之向往的\"东林党\"也将化为过往云烟。


 \"君心莫测..\"


 张问达自是清楚自己门生的言外之意,但其深邃的眸子中仍是没有半点波澜,毕竟当初孙慎行和韩爌黯然致仕的下场实在是吓到他了。


 现如今,就连那大理寺卿邹元标都终日谨言慎行,他又如何敢随便下场呢?


 \"恩师,难道我东林便要坐以待毙吗?\"见张问达仍不说话,心急难耐的房可壮便忍不住出声询问道。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他之所以如此关心前任首辅叶向高能否回京辅政,自然是存在着私心。


 毕竟自己的恩师年事已高,怕是这两年便要乞骸骨,致仕回乡,而他房可壮前些年又靠着东林党的关系,得罪了朝中的不少同僚。


 假若张问达致仕回乡,他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仕途再难有进步。


 他还年轻,可不想就此终老。


 \"且再看看吧。\"


 幽幽一叹,左都御史张问达自唇齿间吐出了几个字,随后再没有理会欲言又止的门生,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


 时至如今,他已经明白了一个事实。


 他们东林党能否恢复到昔日的盛况,不再于朝野间的舆论,也不再于地方上的\"政绩\",而再于紫禁城中的天子。


 近些年的种种已是不知不觉磨平了他的斗志。


 他斗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