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东川禄氏(第2页)

 

禄威摇头:"阿迷州的普名声、王弄山的沙源也都派了使者去昆明。我派人去打听过,他们同样断了联系。"

 

眼前这唤作刘渊的老头早年间可是东川府乃至于临近府县无人不知的"神童",不到二十的时候便有"秀才"功名傍身,前途一片光明。

 

但后来因为屡试不中,心态逐渐发生变化,兼之家道中落,被近邻远亲嘲弄讥讽,愤而投奔了他东川禄氏,成为了替他禄氏出谋划策的幕僚,平日里颇受族人敬重。

 

"这就蹊跷了..."刘渊眯起眼睛,"除非..."

 

"除非沐昌祚真的死了!"像是听懂了刘渊的言外之意,禄勇激动地站起来,腰间佩刀叮当作响,"官府怕消息走漏引发动乱,所以把使者都扣下了!"

 

 

没有理会耳畔旁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在族中一言九鼎的禄威沉默不语,粗短的手指在椅子扶手上不断敲击,节奏越来越快。

 

他想起前两年前往昆明觐见沐昌祚的情景——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国公端坐在太师椅上,看似和蔼,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当时沐昌祚只说了一句话:"禄土司,东川乃云南门户,望你好自为之。"就这一句话,让他后背湿透。

 

"大哥,"禄猛粗声粗气地打断了他的回忆,"机不可失啊!当年永宁奢氏不就是因为优柔寡断才被明廷各个击破的吗?"

 

嘶。

 

听到"永宁奢氏"四个字,禄威瞳孔猛地收缩,并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年前,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起兵反明,一度势如破竹,却因在成都府外停滞不前,错失战机最终兵败身亡,在永宁传承了数百年之久的奢氏家族也彻底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奢崇明..."禄威低声重复这个名字,仿佛在咀嚼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共事多年,心思缜密的刘渊敏锐察觉到上首土司的动摇,立刻趁热打铁:"大人,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奢崇明孤军奋战,如今只要我们联合阿迷州、王弄山,再加上贵州水西的安邦彦..."

 

他知道,眼前的族长可是早就不满足拘泥于东川这片弹丸之地,只是碍于朝廷残存的威势,方才迟迟没有动作。

 

昔年永宁奢氏败亡的消息传回东川之后,禄威可是闷闷不乐了好一段日子,为自己优柔寡断,没有与那奢崇明遥相呼应而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