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割地自治
云南因为地处云岭以南,受限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交通条件,长期游离于中原王朝的统治之外,及至大理国太祖段思平建国称帝之前,这片广袤的疆域上都保持着土司割地自治的特殊现象。
为了维系自身的统治地位,段思平在建国称帝之后,并未选择通过"改土归流"的方式加强中枢皇权,反倒是效仿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不断将相对"苦寒"的边陲领土分封给国内贵族。
此举虽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段氏的皇权,却也让云南境内的土司势力愈发庞大,并在日后形成了尾大不掉的趋势,形成了"国中之国"的局面。
手中握有兵权的土司在各自的领地上宛若"皇帝",不仅拥有生杀大权,甚至还拥有属于自己的行政制度,完全独立于段氏的皇权。
这种乱象一直持续到蒙元铁骑席卷天下。
蒙元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后,虽是派兵征服了大理国,但因瞧不上这片"不毛之地",并未实际派人管辖,反倒是借坡下驴的册封段氏子孙为"大理总管",让云南仍隶属于段氏家族的统治之下。
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国称帝之后,便是果断派遣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等人率领重兵,将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省纳入版图,并正式结束了段氏家族在此长达数百年之久的统治。
如同当年臣服蒙元铁骑一样,分布在云南各地的土司们无论心中作何感想,均是向南京中枢朝廷上表臣服,成为了大明的臣子,此后虽然偶有叛乱发生,但各土司割地自治的辉煌历史却也渐渐无人提及。
火盆里的火焰突然蹿高,将禄威黝黑的脸颊映衬的忽明忽暗。
这位正值壮年的东川土司感受到一股久违的热血在体内奔涌:那是先祖征服这片土地时的豪情。
东川地处云川两省交界,山高林密,民风彪悍,扼守着进入云南的必经要塞之一,而他禄氏在此经营数百年,凭什么要永远屈居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