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祸不单行(下)(第2页)
与安邦彦这位执掌生杀大权的枭雄相比,族中那有名无实的\"宣慰使\"安位便显得不值一提了。
\"你们说的都有些道理。\"
在十数名心腹殷切眼神的注视下,身材魁梧的安邦彦缓缓起身,黝黑的脸颊上露出阴冷的笑容,瞧上去竟是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两百多年了,黔国公府终是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情况,群龙无首之下,确实是咱们夷人的机会。\"
\"不过老四的惊忧也不无道理,那东川禄氏与云南接壤,此次兴兵昆明乃是有利可图,而我水西安氏的根本还是在这贵州。\"
稍作停顿,安邦彦的语气更加阴森嘲弄,一双虎眸也是随之投向贵阳府城:\"汉人妄想靠着一个织金关,就能让我水西安氏动弹不得,未免有些痴心妄想了。\"
诚然,那座修建于群山峻岭之间的\"织金关\"就好似一块难以越过的雷池,堵住了他们水西安氏进军云南的步伐;但朝廷的援军,也休想能够由此借道。
只要他们水西安氏愿意,随时可\"舍近求远\",绕道号称扼守云贵川三省咽喉的\"曲靖府\",继而进入云南。
许是觉得安邦彦的话语前后有些矛盾,阁楼众的夷人一时间竟是相顾无言,默默交换着惶然无措的眼神。
大长老这话是什么意思?
究竟是赞成他们水西安氏出兵云南,还是打算按兵不动?
\"安勇,\"阁楼中的古怪气氛没有持续太久,便被安邦彦的声音所打破:\"官府那边如何说?\"
今时不同往日。
经历过三年多的蛰伏,他们水西安氏虽是积攒了更多的粮草辎重,麾下儿郎也愈发骁勇,但贵阳城外原本形同虚设的卫所官兵们也纷纷改头换面。
更重要的是,那声名远扬的\"四川宣慰使\"秦良玉似乎是铁了心要当汉人的\"忠臣\",不仅替小皇帝操练兵马,还将麾下最为精锐的\"白杆军\"派到贵阳,并由其胞兄秦民屏节制。
尽管这支\"白杆军\"满打满算也不过数千人,但其战力却是不容小觑。
\"大长老,官府那边只说无需我水西安氏帮助,要我等守卫地方。\"闻听安邦彦点到自己的名字,一名身材魁梧的夷人便是起身回应,眉眼间夹杂着些许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