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蜀王的觉悟

"另外,本官还收到了贵州的消息。"

 心事忡忡的朱燮元并没有给予众人太多的讨论时间,其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凝重:"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近几日兵马调动频繁,似有蠢蠢欲动之意。"

 "为保贵州无虞,李巡抚已是陈兵织金关,并下令贵阳府城戒严了。"

 贵州地广人稀,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省内土司的情况比四川和云南两省还要复杂,尤其是那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更是云贵川三省人尽皆知的大土司,实力不容小觑。

 "朱大人,"在官厅众人错愕眼神的注视下,坐在上首的"蜀王"朱奉铨也忍不住出声道:"这些土司们向来是瞻前顾后,深谙生存之道。"

 "我等的动作越快,这贵州的土司们越是不敢轻举妄动,否则云贵川危矣。"

 如今云南的局势已是趋于明朗,这贵州土司之所以迟迟没有亲自下场,恐怕便是因"山高路远",觊觎贵州本省的土地所致。

 "王爷,真知灼见。"

 或许没有料到在众人印象中只知晓纵情声色,利用手中权柄敛财的"蜀王"竟然也能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人满为患的官厅中足足沉寂了数秒,方才响起了后知后觉的惊叹声。

 自成祖朱棣靖难之后,这大明的藩王们便是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吉祥物",除却所谓的"太祖高皇帝血脉"之外,再没有半点政治权利。

 为了消磨时间,也或者是为了"自污"以降低中枢的猜忌,分封至各地的藩王们纷纷将精力用于"敛财"或者醉情声色,对于地方上的政务冷眼旁观。

 例如眼前的"蜀王"朱奉铨便是在袭爵之后,醉心于"美酒美人",将府中的大权悉数交予世子,并因在"奢氏之乱"中"目无君上",被天子降爵为"郡王",至今未曾恢复。

 看样子,在"降爵"成为郡王的这几年时间里,已是六旬高龄的蜀王朱奉铨私底下也是一直没有闲着,否则断然难以对西南土司的境遇拥有如此清楚的认知。

 "土司畏威而不怀德,吾等唯有速战速决,方才能够让那贵州土司偃旗息鼓,否则一旦昆明不靖,贵州土司必反!"同样是诧异的瞧了一眼胸口不断起伏的蜀王朱奉铨之后,四川巡抚朱燮元便轻咳一声,打破了官厅中诡谲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