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密室会议(5)图穷匕见,恐怖的林逸(第3页)

即使到了1978年香江彻底从73年股灾中恢复过来,作为香江市值最高的企业,汇丰银行也就拥有200家银行,市值在80.8亿港币。(以上资料出自【香港英资财团】一书,我是一个严谨的人。)

1978年底香港3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在汇丰银行受到重创的74年,要沈弼一下子掏出近10亿港币,这简直是太疯狂了。

10亿港币拿出来,只要林逸心狠一点,不把这笔放在汇丰银行,再压住传呼台和传呼机工厂分红不给,那么把消息放出去后,汇丰银行的乐子就大了。

如果林逸再心狠点,大肆抛售手中汇丰银行的股份,那么让汇丰银行发生挤兑也不是不可能的,一个银行要是发生挤兑事件,不死也要脱层皮。

最让人恐怖的是,沈弼知道林逸有这个能力,他知道林逸可是趁着今年很大公司的市值大跌时,从市场散户手上收购了很大公司的股票,汇丰银行股票的就收购了不少。

而且,以林逸在香江黑白两道的巨大声望和实力,发动几万人去汇丰银行排队取钱,是再简单不过了。

沈弼这才发现林逸居然在短短3年内发展到了这种程度,依然是一个要让人仰望的参天大树,而他们这些人居然都没有发现这件事情,这让沈弼不由的擦了下额头的冷汗。

所以,就算单从收益回报上来说,这份投资十分靠谱,沈弼也是不会掏出这么多钱的,毕竟传呼台和传唤机工厂都不是上市企业,股份也只能卖给林逸。

沈弼可不敢赌人性,因为如果是他的话,他也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这样做,能够做空汇丰银行,其中的好处诱惑太大了。

林逸看着沈大班那纠结的眼神,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他遗憾沈弼居然发现了其中的危机,不愧是任职期间,能将汇丰银行业务发展达到了顶峰人物。

不过这本来就是一个想法,做空汇丰的难度太大,单说香江政府那里就是一个麻烦,真要是机会摆在面前,反而会让林逸棘手。

看着陷入纠结的英资和华资众人,林逸和善的笑了笑,给出了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提议。

“其实,我可以接受股份置换,但是置换股份的公司要由我来挑选,而且是按照三年内股价的最低值进行计算。”

我艹,写着写着把我写嗨了,原来主角都这么牛笔了。求催更、书评、打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