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庄稼地不养农民(第2页)

  大雨依旧在下,风也刮个不停。

  “如果一直这样持续到明天,对地里的玉米来说,还真不一定是好事!”

  苏长青轻叹道。

  适量下一些雨,对于目前即将面临干旱的玉米地来说,是好事。

  可如果雨太大,又刮着狂风,好事就要变成坏事。

  这个时候的玉米,已经长高了,但根还没有扎深扎牢,靠近地面的气根也还没有扎入地下,茎秆看起来虽高,但还非常脆弱,根本经不起太强烈的风吹雨打。

  如果大风刮一夜,大雨下一夜,玉米地肯定会出现大面积倒伏的情况,造成严重减产。

  正常情况下,一亩玉米的产量可以达到一千斤左右,但如果出现倒伏,产量可能连五百斤都不到,更严重的会颗粒无收。

  可无论他再怎么担心,面对老天爷,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听天由命。

  种庄稼就是这样,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赶上不好的年景,就要收入锐减,甚至饿肚子。

  而即便是好年景,地里产的庄稼多一些,其实也卖不了多少钱,再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支出,就更赚不了几个钱了,如果再把人工和机械算进去,甚至可以说入不敷出,完全是赔本买卖。

  庄稼地,能养活亿万民众,却唯独养活不了农民。

  所以苏长青才想着让父母把庄稼地租出去,和他一起做生意。

  唯有如此,才能摆脱靠看老天爷脸色生活和出蛮力打工挣钱的命运。

  回到房间洗漱一番后,苏长青躺在床上,思索着家里的生意应该要怎么做,后续如何扩大经营、发展壮大,渐渐睡去。

  下雨天,睡觉天。

  不用去赶集的苏长青难得睡了个懒觉,等高秀芝把饭做好了来叫他,才起床洗漱。

  雨还在下,不过相比昨天要小了不少,风也没有那么大了。

  苏长青刷着牙,来到大门外。

  他家的位置处于苏庄村的东南角,院墙外面是一条小路,小路另一边就是苏庄村的地,地里除了寥寥一些棉花和大豆外,大多数种的都是玉米。

  苏长青放眼望去,果然如他所料,不少玉米地出现了倒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