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期待再一次专访


  苏长青的到来,在《临宁早报》报社引发了轰动。

  在这里,苏长青受到了比在其他地方更高规格的待遇。

  有邀请就座的、有端茶送水的、有递上饼干的、有嘘寒问暖的、有求签名的……一群人簇拥着苏长青进了某间办公室,请他坐在了某个座位上,然后就把他围拢起来,热热闹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现如今,如果说整个临宁市市区里,谁对苏长青的喜爱更甚。

  《临宁早报》的各位员工绝对要名列前茅。

  首先,他们大都是文化人,更加感性,情绪更容易被打动、被感染。苏长青的事迹,令他们的心中钦佩感动,已经成为了他们整个报社的偶像楷模。

  其次,报道苏长青的那两期报纸,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第二天刊登的那篇对苏长青的专访,广受好评,当天早上所印刷发放的报纸全部销售一空不说,多个分销点、报亭还特意打电话到报社,询问还有没有存货。

  当天下午,报纸又加印了一次,并再次销售一空。

  报社看到这种情况,果断让明玉蝶再次整理了苏长青的采访资料,换了一种表述方式,加入了一些上篇报道中没有提到的细枝末节,又写出了一篇稿件,在后一天的报纸中再次对苏长青的故事进行了报道。

  这一次的报道,同样广受欢迎,报纸的销量也比平常多出了一大截。

  并且,《临宁早报》还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和读者电话,有人对苏长青进行热情地赞美和表扬,也有人对《临宁早报》提出了表扬,称赞他们对苏长青进行了如此详尽的专访,让大家了解了这么一位优秀青年。

  除此之外,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也对《临宁早报》的此次主动跟踪报道提出了表扬。

  另外还有一件事。

  明玉蝶当初采访苏长青后,从苏家铺子带回来的卤味,报社里的每个人可都是吃到了的,并且还各自带回家了一些。

  因此,无论于公于私,出于各个方面,《临宁早报》报社的这些人都怀揣着对苏长青的更多喜爱和热情。

  在热闹了好一阵后,众人才渐渐散去。

  随后,在明玉蝶的引荐下,苏长青见到了《临宁早报》的社长兼总编辑潘云飞。

  潘云飞大概五十岁左右,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身上有那种文人一般的气息,说起话来笑呵呵地,令人感觉非常亲切。

  “不知我们的大英雄大驾光临,有何指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