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暴躁的太子殿下(第2页)
言官奏事,是风闻奏事,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言官只要听说了一件事,不用证实,他就能上折子奏事参人。可以这么说,言官就是享有各种豁免权的纪律委员,他骂你白骂,哪怕事后证明你是无辜的,你也不能记恨言官。官员们会在言官上折,或者当面质问时自辩,可以请朝廷调查,还自己一个清白,甚至还可以不搭理言官的攻击,只当听狗叫,但没人会跟言官发生正面冲突,这算是官场的一种操守吧。
之前魏盛文养了不少言官,林爹这边也有林党一派的言官,虽然人数不如魏党的人多,但吵架是够了的。所以在朝堂还是魏、林两党相争的时候,言官的力量被两方对冲,中和掉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双方都往对方身上抹屎,你臭我也臭,谁还笑话谁呢?
魏盛文倒台,魏党一系的言官被清理出御史台,大家伙儿都以为,这下子御史台能正常发挥作用,上能谏言天子,下能监察百官了,结果来了林得意这一个滚字……
王卢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这样听不得下臣谏言的太子,绝非国家之福啊!
而且王卢还自觉委屈,他说什么了?要按照他平日里的嘴臭程度,他方才的话简直就是客气到不行了。要按王言官的真实想法,圣上就不应该在今日册封谢氏为太子妃,谢氏人都不在京城,她做的什么太子妃?这册封太子妃的圣旨,还能让旁人代接的吗?
而且现在不能确定,谢氏在西南是否平安,一个连平安都不能确定的女子,怎么就能做了太子妃了?若是谢氏已经遭遇不测,那这会儿圣上是不是就是,下旨册封了一个死人做太子妃?这不是胡闹吗?
真话都不好听,听着都伤人,王卢觉得他只是想劝谏一下林得意,不能因为你与谢氏女伉俪情深,你就不管不顾地任性妄为,近而也让圣上能警醒些,需知道惯子如杀子的道理,他还没直接反对册封太子妃呢!
也幸亏王言官没将他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然的话,林得意就不止让他滚这么简单了,今天太庙前肯定得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