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魏王的条件,可我不喜欢!(第2页)

 

蒯通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把利剑,直插要害,将各种利弊得失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仅考虑到了南境的面子问题,还顾及到了实际的地盘利益,更重要的是,他所提出的条件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互利互惠的选择。

 

高要在心里暗自权衡了一下其中的利弊,他发现蒯通所言的确不假。这样的条件对于南境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既能在名义上获得秦王的尊称,又能实际得到地盘的扩张,而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五年的互不侵犯条约。

 

而且,对于高要个人而言,这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可以顺利拿下东胶郡,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韩信的实力,对付东胶郡本地的那些小军阀简直就是轻而易举,完全可以说是摧枯拉朽。最多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彻底平定整个东胶郡。

当然,高要对于魏豹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魏豹之所以会选择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害怕与高要正面对决,而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和高要死磕到底的话,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对他自己并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魏豹的如意算盘其实是这样的:他打算先暂时示弱,表面上对高要表示臣服,甚至还愿意公开与秦王结盟,尊称秦王为上,而自己则甘愿居于下位。这样一来,高要就会认为魏豹已经彻底屈服于他,从而放松对魏豹的警惕。

 

这一切都不过是魏豹的障眼法而已。实际上,魏豹是在坐山观虎斗,他想看着高要如何去应对其他诸侯的挑战。当高要和其他诸侯之间互相厮杀、消耗的时候,魏豹就可以趁机积蓄自己的实力,慢慢地发展壮大。

 

等到高要和其他各方势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魏豹再出手对付高要,就会变得容易许多。而且,由于之前魏豹已经公开表示愿意尊秦王为上,并且愿意纳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名义上的正当性,到时候突然对高要发动攻击,完全可以随便找个理由,也不会被认为是背信弃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