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吴芮的这儿子,好啊!(第2页)

 

相反,吴参以当前强敌压境、局势危急为由,强调应先集中力量抵御敌军的进攻。他果断地调兵遣将,将刚刚从九江撤回来的窦勇等人直接调往汉中沿线,加强那里的防御力量。

 

对于窦勇未能保护好吴芮一事,吴参不仅没有丝毫责罚之意,反而对他大肆封赏。这种反常的举动让人不禁对吴参的真实意图产生了诸多猜测。

 

但众人却束手无策。吴芮不在,那么按照常理,吴参理应接替他执掌大权。而且,由于吴芮对吴岩之事有所隐瞒,自然也就无人会对吴参的所作所为提出质疑。如此一来,吴芮在无意间竟也帮了吴参一把。

 

紧接着,吴参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他不仅大幅增加赋税,还强行征召百姓入伍,以此来扩充自己的实力。然而,他对于吴芮的生死却全然不顾,仿佛吴芮的存在与他毫无关系一般。

 

这一系列的操作不仅没有让衡山王吴芮的部下们感到安心,反而使得人心愈发惶惶。许多人开始对吴参的统治产生怀疑和不满,甚至已经有不少人暗中准备投靠魏豹或高要,更有甚者,已经有人开始私下与双方联系,准备放弃吴参。

 

吴参的自大、傲慢和自以为是,这些作为君主最为致命的缺点,在他身上展露无遗。而那些跟随吴芮的臣子们也并非愚笨之辈,他们自然明白要为自己的未来谋划,于是纷纷开始寻找后路。

 

吴芮以南郡为核心,向北连接南阳,再加上淮阳、衡山,以及部分九江北岸和肆川,这些地区都是非常肥沃的地方。也正因如此,吴芮才能够养活得起十万大军。

 

然而,吴芮的这一战却恰好将九江完全拱手让给了高要。更为关键的是,吴芮被俘虏的消息给衡山王麾下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吴参能够积极防御,同时与高要进行沟通,先释放吴芮,那么或许还能够稳定一下麾下的心态。但吴参为了独占大权,做得实在太过火了。他对这个提议竟然视若无睹,这无疑是他最大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