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奇袭南阳,逼迫回援!(第2页)

 项羽锐利的目光扫过两人截然不同的反应,范增那深沉的落寞与易小川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兴奋,形成了刺眼的对比。他心中了然,却并未点破。作为王,他需要不同的声音,也需要能执行他意志的刀。他挥了挥手,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都下去准备吧。斥候一有消息,即刻来报!不得延误!”

 “臣告退。” 范增深深一揖,身形显得有些佝偻,步履沉重地率先转身离开,

 “末将领命!” 易小川则抱拳行礼,动作干脆利落,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紧随其后退出了大帐。一出营门,凛冽的夜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火热。他深吸一口气,望向咸阳方向那不可见的黑暗,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坚决的弧度。

 就在项羽营帐中为阳平关的战略争论不休之时,而此时在吴参麾下三郡,战火已然燎原。高要那冰冷而高效的战争机器,正按照他的意志,兵分三路,如同三柄巨大的铁犁,狠狠犁向吴参摇摇欲坠的“三郡”国土。

 除了英布所在的南郡方向,另外两路大军所向披靡的景象,堪称一场摧枯拉朽的进军。高要深谙人心,早在他决定动手之前,一张由黄金、许诺和威胁交织而成的大网,就已悄然覆盖了吴参治下那些离心离德的城池。吴参的统治早已失尽人心:老父吴锐被俘后生死不明,他却只顾在府邸中沉溺酒色,横征暴敛以维持其穷奢极欲,对前线将士的生死和百姓的困苦置若罔闻。稍有见识的官吏将领都看得明白,这艘破船沉没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当南境军那森严的阵列、飘扬的“高”字大旗出现在地平线上时,许多城池的反应不是抵抗,而是解脱。城头上象征吴参的旗帜被仓促降下,城门在守军将领复杂的目光中缓缓洞开。县令或守备捧着印信、户籍册簿,带着几分惶恐,几分谄媚,更多的是如释重负,跪倒在策马而来的南境军将领面前。几乎没有像样的战斗发生,一座座城池如同熟透的果实,轻轻一碰便落入高要的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