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穿越末日来见你
第868章 项羽来了又不打,唱的哪一出?(第2页)
这几日,高要几乎片刻未停,亲自巡视,犒赏军士,将带来的金银绢帛毫不吝啬地分发下去,并许下了击退楚军后更为丰厚的土地钱粮赏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确实极大地激发了士卒们拼死一战的决心,让他们敢于握紧兵器,直面强敌。
但高要深知,这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允诺的钱粮土地,说得天花乱坠,也只能提升士气于一时,却无法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郡兵孱弱的战斗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一旦战况陷入最残酷、最血腥的城墙争夺肉搏战,训练不足、经验欠缺的弱点将会被无限放大,届时情况恐怕会急转直下,出现难以预料的溃败。
尽管如此,高要的眼神却异常坚定。此时此刻,他绝无后退的可能。从战略层面看,他成功拖住了项羽,为汉中、为萧何的整体布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战略目的已然初步达到。即便最坏的情况发生——阳平关最终失守,落入楚军之手,也并非世界末日。
他冷静地分析着:楚军即便拿下阳平关,得到的也只是一座被战火摧残得残破不堪的关隘。而他的南郡援军正在日夜兼程赶来,朝发夕至。届时,以生力军围攻一座由不擅守城、缺乏守城器械(楚军主力多为骑兵)的疲惫之师据守的残关,夺回阳平关或许只需数日时间。楚军难以凭借此关长驱直入,肆虐汉中。因此,一时的得失,对大局的影响已然被降至最低。
城墙之上,滚木礌石堆积如山,弩机张开冰冷的铁弦,箭簇在阳光下闪烁着寒芒。士兵们紧握兵器,目光紧张地眺望着关外远方的地平线,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夕令人窒息的寂静。经过几日休整,高要的亲兵营恢复了大部分战力,他们眼神锐利,沉默地守卫在关键位置,如同磐石,成为了这支混合部队最坚硬的核心。
时间,在极度紧张的氛围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半刻钟过去……关外毫无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