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以不变应万变,守!(第2页)

他沉吟片刻,谨慎地开口道:“王上,楚军此番举动,确实蹊跷,臣一时也难以尽窥其意。就目前来看,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楚军自身也已疲惫不堪。”

萧何整理着思路,缓缓分析道:“王上请想,楚军先是长途奔袭我军,连日激战;旋即因粮草问题被迫急速撤军;未等休整完毕,又因识破我计而再次急速回师。这来回奔波,皆是急行军,纵是铁打的筋骨也难免困顿。项羽用兵虽猛,但也深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或许他见我军严阵以待,关墙坚固,自知仓促攻城难有建树,故而选择先稳下阵脚,让麾下士卒得以充分休整,养精蓄锐,待明日乃至后日,恢复气力后再行发动雷霆一击。此乃稳扎稳打之举,虽显迟缓,却并非全无道理。”

萧何的这番话,点出了当前最符合逻辑的一种可能性。楚军也是人,连续的高强度机动和作战必然导致战力下降。面对阳平关和高要的亲兵,选择先休息恢复,再图进攻,从军事角度看,也算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尽管这番分析有理有据,高要心中那丝莫名的不安却并未完全散去。他总觉得,以项羽那股霸烈决绝的性格,即便军队疲惫,也更可能选择不惜代价、一鼓作气地猛攻,而不是如此耐心地安营扎寨。

这背后,会不会还隐藏着其他更深层次的、他尚未察觉的谋划?

萧何敏锐地察觉到了高要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疑虑和隐隐的不安。他深知这位主上心思缜密,但也容易因过度思虑而陷入自我设置的困局。他上前一步,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穿透力:

“王上,其实您的诸多顾虑,臣以为,眼下倒是大可不必。”

高要正沉浸在自己的推演与猜度中,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怔,转过头看向萧何,眼中带着不解:“哦?此话怎讲?”他确实困惑,局势如此诡异,萧何为何反而显得如此淡定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