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干辣椒苹果
第984章 对策(第2页)
以前整天看新闻的江建国这回可有话说了,从基本医保作为主体保障,到大病保险承担减负功能等等,侃侃而谈!说的口干舌燥。
两壶水一会就喝干了!
李世民倒是听的津津有味,心里盘算着有没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方法。
江南也多少有了一些主意。
“二叔!以我对大唐的了解,老百姓看病确实是个问题,长安城还好一点,乡村里面主要依赖游方郎中和本地土医,也有采药人兼行医术的,但大多数人治病还是依靠民间偏方或者巫医之类的,医疗资源太过匮乏!这是小病形成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说有小病能早发现,早治疗,也不至于造成大病致贫!”
“所以呢?”李世民很感兴趣,等着江南说下去。
“所以我们也可以像后世那样,在每个乡村都设置医馆,或者说诊所!让老百姓有病能及时得以治疗!这一点就很重要!”
江南还没有说完,李世民就提出了疑问。
“在每个乡村设置医馆倒是很简单,关键是医生从哪里来?”
“前期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游方的郎中和当地土医收编,把他们就近分配到官方设置的医馆里工作,他们有了固定的行医场所,老百姓也有了固定看病的地方,自愿招募,一举两得!”
江南停顿了一下,接着补充道:
“孙老神仙不是一直在着医书吗?我们可以把孙老神仙总结的医术和药方印刷成册,在每个医馆里免费发放,让医生们学习,提高地方的医疗水平。”
“以后学校里会慢慢引进现代医学,形成完善的中西医治疗体系,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
李世民点点头,觉得这个可行性很高,“这个可以有!”
旁边的李丽质听了半天,皱着眉心不解的问道:
“哥!即便有地方治病,老百姓不还是没钱吗?”
江南也朝李丽质笑了笑,“不要着急,刚才这个是第一点。
第二就是我们也可以效仿一下后世的医疗政策,小病报销,大病托底,让老百姓治病的时候不至于卖房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