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少年修仙京东游侠

第464章 未命名草稿11

铁血丹心照汗青:陆文龙的家国长歌

残阳如血,映照着雁门关外连绵的烽火。陆文龙勒住胯下的“踏雪乌骓”,手中丈八蛇矛的寒光与天边晚霞交融,他望着关内炊烟袅袅的村落,喉结滚动着将那句“何时归乡”咽回腹中。这是他戍守边疆的第十五个春秋,从少年郎到鬓染风霜的将军,支撑他走过无数生死瞬间的,始终是那颗“尽忠报国”的赤子之心。

一、烽烟中的信念铸就

陆文龙的家国情怀,是在父辈的热血中浸染而成的。他七岁那年,父亲作为边关守将在与蛮族的激战中殉国,母亲将染血的铠甲交到他手中时,那句“咱家的骨头,从来都是向着家国的”便刻进了他的骨髓。十五岁投军时,他在军旗下立誓:“此生若不能护山河无恙,便让这七尺之躯化作边关的界碑。”

初入军营的日子,他凭着过人的武艺和不要命的拼劲,在一次次小规模冲突中崭露头角。有次夜袭敌营,他带着三名亲兵潜入,却被十倍于己的敌军围困。当手中长弓被箭矢劈断,他竟拔出腰间短刀,生生砍出一条血路。归营时浑身浴血,甲胄上的刀痕纵横交错,却死死护着怀中缴获的敌军布防图。老将军拍着他的肩膀叹道:“文龙这娃,身上有股子国之利刃的狠劲。”

随着军功累积,陆文龙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他深知“报国”二字绝非匹夫之勇,在帐中悬挂的舆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山川河流与关隘要道。每当蛮族异动,他总能精准预判敌军动向,用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有部下不解为何他总能料事如神,他指着舆图上的长城说:“长城不是砖石堆成的,是千万百姓的安宁垒起来的。守住这里,就得比敌人更懂这片土地。”

二、生死与共的袍泽深情

雁门关的雪,总比别处来得更早更烈。那年冬天,蛮族主力突袭,陆文龙率三千精兵驰援被围困的偏关。寒风卷着雪片打在脸上如刀割,副将赵虎的左臂中了一箭,血顺着袖管在雪地里拖出长长的红痕。“将军先走!末将断后!”赵虎嘶吼着挥刀劈开迎面而来的敌骑,却被陆文龙一把拽回身后。

“赵虎你记着,”陆文龙的声音在风雪中格外清晰,“咱们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他猛地调转马头,丈八蛇矛如出海蛟龙,硬生生在敌军阵中撕开缺口。当他们终于与偏关守军会合时,三千精兵只剩不足千人,赵虎看着陆文龙后背深可见骨的刀伤,泪水混着雪水滚落:“将军,您这是何苦……”

这样的生死瞬间,在他们的军旅生涯中早已是家常便饭。斥候李三腿有残疾,却总能在最危险的境地带回关键情报,那是因为陆文龙总把最结实的马给他骑;伙夫老王的儿子在战乱中失散,陆文龙便让人画了百张画像分送各地,三年后竟真帮老人寻回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