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全村人的希望(第3页)

 “那大可说明情况,不放就是。”

 徐景元语气稍冷,心里升起一抹厌恶。

 百姓欠了皇帝的税尚有藏身之处,借了神明的钱却不敢赖账,寺庙道观就是干这一行的好地方,也是锁死信徒的手段之一。

 如若不然,早不显灵的土地城隍,他们的庙祝哪还有饭吃?

 洗锅水都喝不饱……

 “徐先生有所不知,我家将军放贷,比现下所有拆借的利都低,一百斤粮借一年,利不过十斤,若是家里有变故,可延期一年,不算利息,折算下来,一百斤粮,每年五斤的利。”

 舒阳解释了自家的放贷利率,徐景元发黑的脸顿时好转,甚至有些羞愧,喃喃道:

 “这……这种行善积德之事,不可不做,我家里还有些积蓄,等我回去问过伯父,看能不能

尽些绵薄之力。”

 现在庙里拆借,哪家不是借一百还一百二?

 就这还要另外奉上香火钱勒。

 若是到期无力偿还,就要从一百二开始再算利,延期个两三次,这辈子都脱不的身了。

 将军庙如此行事,徐景元说是行善积德,却也不为过了。

 “我听说,这庙里放贷,不是单用香火钱的,还有各家富户投了钱粮,咱们这里没人投吗?”左思远洗完了碗筷,撩门帘进来搭话。

 徐景元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心里暗道年纪还是太小,不懂得趋利之事。

 你这庙利低,能给他们的利就低,哪怕全给了,将军庙一分不占,他们也瞧不上这点微末之利。

 又怎么会捧着钱粮让你扬名呢?

 然而左思远接下来的话倒显得他并非不通世事。

 “我想着,纵使大多人逐利,不肯来做不赚钱的买卖,到底将军时时显灵,他们也该卖个面子,多少投些来,难道是拆借的人太多,不够用?”

 舒阳赞许地看着左思远,你小子不愧是全村人的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