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小餐馆穿越各种小世界漱石枕书
第264章 名着世界53(第2页)
官府还会经常的派人下田巡视,那些原本在他们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竟然会在田里随机挑选百姓抽查小册子上的内容。
天老爷,他们在土里侍弄了快半辈子了,还是第一遇见有人考他怎么种田。
一开始有些人或许是害怕,或许是害羞,又或许根本没当回事,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一二三,虽然官老爷并不责怪,还嘱咐他们继续好好学习,但却惹的一旁围观的百姓哈哈大笑。
谁还没有羞耻心啊?
没答出来话的人心里暗暗下决定,回去就恶补小册子上的知识,等到下次官老爷再问他的时候,他肯定能答出来。
至于围观群众呢,有了别人的前车之鉴,自己要是还不引以为戒,不努力学习,下次被笑的可就是自己了。
总之,在这种良性的攀比较劲儿之下,百姓们积极向上,田地也被合理的安排种植了。
原本杂乱无章的土地,按照科学的间距规划,作物排列得整整齐齐,这样就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着提升。
到了收获的季节,红薯、土豆个头硕大,玉米颗粒饱满,一称亩产,得出的产量竟然超过了京城最肥沃的田地。
这让大家如何不惊喜,百姓们各个笑的合不拢嘴。
官府门口堆满了百姓送来的各种粮食水果,都是用来感谢朝廷派来的官老爷们的。
满满一堆,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当初,被派到此地的大唐官员面对空荡荡的府衙粮仓,愁的整日睡不着觉,现在看着满当当的粮仓兴奋的更是彻夜未眠。
顶着俩黑眼圈半夜爬起来给唐王写折子。
陛下,您喝过高山的雪水吗?您见过长绒棉吗?您吃过甜如蜜的葡萄,香梨,哈密瓜吗?
您要是没吃过没见过没事,我派人给您送一些过去吧。
因路途遥远,送到长安的香瓜香梨有些蔫吧了,但依旧不影响它的清甜。
看了折子后的唐王更是坐不住了,朕的铁路还没修好吗?怎么还没到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