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保密项目(第2页)
一路上,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飞速掠过,田野、村庄、城镇一一向后退去。但赵承平却无心欣赏,他双眼紧紧盯着窗外,眼神看似凝视远方,实则内心如翻腾的大海般难以平静。他的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膝盖,一下又一下,仿佛在敲击着紧张的心跳。高育良为什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请假躲进私人疗养院?是察觉到了他们的调查而准备转移关键证据,还是在密谋更大的阴谋?无数的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他清楚,高育良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每一次行动都像是在与狡猾的对手博弈,而他们绝不能再错失任何揭开真相的机会,否则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经过数小时的长途奔波,车子终于抵达了那座沿海城市。赵承平一下车,就感觉到这座城市潮湿而带着海腥味的空气。他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第一时间掏出手机,联系当地警方寻求协助。电话那头,当地警方负责人的声音干脆利落:“赵队,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在当地警方的高效协作下,调查工作迅速展开。身着制服的警员们兵分多路,有的前往疗养院周边进行走访调查,有的查阅相关的登记资料和监控录像。
赵承平则在当地警局的临时办公室里,焦急地等待着调查结果。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有力,目光不时落在墙上的地图上,那疗养院所在的位置仿佛被他的眼神灼出一个洞。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惊人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一位警员匆匆跑进办公室,脸上带着惊讶的神情,大声汇报:“赵队,我们发现这家打着疗养院旗号的地方,实际上是个高档会所,专门接待那些手握重权、富甲一方的权贵!”
赵承平听闻,立刻快步走向当地警局的会议室。会议室里弥漫着紧张严肃的气氛,墙上挂满了地图和各种资料文件,虽然看似杂乱,却又有序地摆放着,每一张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线索。赵承平脸色凝重,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冷峻的威严。他在会议桌前坐下,双手交叠放在桌上,静静等待着更详细的汇报。
当听到 “高档会所” 这几个字时,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桌上轻轻敲了敲,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心中对高育良的怀疑又加重了几分。他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高育良在那奢华会所里与各方权贵推杯换盏、密谋不法之事的画面,一股怒火在心底悄然升腾。
“继续说,高育良入住期间的访客情况如何?” 赵承平声音低沉,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身体微微前倾,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听进骨子里。
一位年轻的警员翻开手中厚厚的调查资料,清了清嗓子,略显紧张地说道:“赵队,高育良入住期间,有多名商人前往拜访。我们对这些商人的身份进行了逐一核实,他们大多在各自领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和高育良或多或少都有商业往来。”
赵承平微微点头,示意警员继续。他的脑海中已经开始飞速运转,思考着这些商人和高育良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勾结。
这些商人或许是高育良腐败链条上的重要环节,通过商业往来输送利益,或是共同策划一些见不得光的项目。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虑的光芒。
“不过,最可疑的是其中一位访客,他是某外资银行的中国区总裁。我们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家银行恰好就是之前科技公司资金流向的最终接收银行。
警员的声音刚落,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承平身上。
会议室里,他猛地站起身,拳头重重砸在桌上,震得茶杯里的水溅出些许。“马上对这家银行展开全面调查,绝不能让他们蒙混过关!”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决,眼神里透着不容置疑的果断。
专案组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赵承平亲自挂帅,带领一组精干的队员,风风火火地赶到了银行总部。银行气派的大楼矗立在城市的繁华地段,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赵承平抬头望了望,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大步迈进了银行大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银行的工作人员看到这群神色严肃、气势汹汹的不速之客,都不禁面露紧张。赵承平亮明身份后,要求银行方面配合调查。
一位银行经理模样的人战战兢兢地走出来,试图拖延:“赵警官,我们银行一向合规经营,这调查是不是有些误会……” 赵承平目光如炬地盯着他,打断道:“是不是误会,查过便知。请你们立刻提供相关业务资料。” 那经理见赵承平态度强硬,只好无奈地答应。
回到警局,赵承平顾不上休息,立刻和队员们一头扎进那堆积如山的文件资料中。他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满了各种合同、报表和交易记录。每翻开一份文件,他的眉头就皱得更深一分。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可疑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他发现,近年来,这家银行的确为多名官员家属办理了海外资产托管业务。这些业务的操作手法高度相似,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赵承平的手指轻轻划过那些文件,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忧虑。每一个签字、每一个数字似乎都在诉说着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些业务无一例外地都通过复杂的离岸架构进行掩饰。
赵承平找来金融领域的专家帮忙分析,专家指着那些复杂的架构图,眉头紧锁地解释道:
“赵队,你看,他们通过在不同的离岸金融中心设立空壳公司,层层嵌套,资金在这些公司之间来回流转,就像是迷宫一样,很难追踪到资金的真正来源和去向。
这明显是在故意隐藏资产的真实所有者,逃避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