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联盟会议上的预警(第2页)

“这样一来。”

“原本全力运输人口的计划,得半途终止了。”

“想要把所有人转移出镇海市避难所,又要往后延迟几个小时。”

这对苏武没有什么影响。

不管是运输人口还是运输物资,他都能获得差不多的收益。

可对滞留在镇海市避难所的那些幸存者来说,却无异于一个噩耗。

让他们生还的概率,又拉下去了一截。

“另外,值得庆幸的是。”

“存储燃油的仓库,在这场灾难中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坏。”

“它和修建了燃油运输管道的那条海底通道,一同完整的留在了人数稀少的西侧避难所。”

“没有引发蔓延整个避难所的爆炸和大火。”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

在近乎极限的施工下。

裂成两半的镇海市避难所,渐渐重新稳定下来。

其中被默认放弃的无人区域。

以平均每分钟坍塌十几间房间的速度,一点一点的缩减体积。

重点保护的车站出口和临时物资仓库。

边缘处的墙体,全部更换成了半米厚的快速水泥。

形成了完全独立和封闭的区域。

居民安全区虽然因为本身就强大到了极点的防御,没有继续进行加强。

但从它的出口到东侧避难所4座车站的走廊。

却也都用快速水泥封闭起来。

形成了一张坚韧至极的交通网络。

供安全区内的人口,在完成了登记和初步的安检后。

可以通过那里进入车站排队等候离开。

而或许是厄运,在那场一次性伤亡500多万人的灾难中,被释放干净。

后续再也没有出现同等级强度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在又经过连续十来个小时的转移后。

整个镇海市避难所中的剩余人口。

全部被成功地送到了100多公里外,海岸线附近的临海避难所。

至此。

所有的普通人类,都正式远离了这场发生在镇海市的灾难。

只留下依然海量的物资。

与试图将它们尽可能搬运走的机器人军团。

海岸线附近。

临海避难所。

这座短短十几个小时内,接纳了3300万人次的大型避难所。

从里到外,看起来都并没有人满为患的迹象。

所有抵达这里的人口,在第一时间内。

就会登上早已等候在外边的商队列车,又或者是没有冰封级陆地护卫舰领头的零散雪地运输车。

由近及远的转移到周边其他曾经荒废的附属避难所之中。

当最后一批来自镇海市的居民。
走下列车的时候。

从临海避难所附近,再到宽江流域的中部地带。

数千座大大小小的避难所中。

都已经有了镇海市的人在那里安家。

为了保护这些分散在近万平方公里内,不同避难所内的3000多万镇海市人口的安全。

剩余驻扎在临海避难所的60万台蜘蛛机器人。

与其它辅助机器人。

组成了上万支机动巡逻编队。

时刻不停的巡逻在这些避难所的周边。

携带了晶体探测器的六代战机。

也加强了低空的侦察力度。

平均每10分钟。

就会从某座避难所的上空掠过。

确保不会有紫晶体在附近出没。

而在初步安顿好人口以后。

苏武又开始将输送到临海避难所的物资。

进行打包分类。

其中昂贵而又稀有的材料。

通过400架六代战机,以及数万架青空级运输无人机。

直接从空中运回农家小院。

如铜,铝等等有较高价值,但数量又实在太多的贵重物资。

则通过商队列车。

先行运往周边山脉中,人工智能计算出的地质牢固点。

进行短期的封存。

这些对于存储环境,几乎没有什么要求的物资。

用不着专门去找深埋在地底的避难所存放。

直接扔进在地表风暴不容易席卷到的山谷等等地带,简易建造起来的厂房中即可。

而到了这一阶段。

其实也已经不太需要再在海边聚集太多的商队列车。

在苏武的授意下。

大约200支商队列车,开始自镇海市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始。

将他们分批的运回江河市。

从已经走上正轨的临海避难所那边,收回注意力。